中國特產有待加強保護
中國已對包括龍井茶、紹興酒、茅臺酒在內的1008個產品實施地理標誌保護。據統計,中國受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的經濟效益平均提高20%以上。然而,比起法國近百年的產地保護歷史,中國的原產地命名仍處於起步階段,在產地意識、行業標準、監督管理方面還存在相當差距。
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類中心的黃明教授告訴記者,中國不乏傳統地方特色食品,但商家眾多,良莠不齊,擁有原產地保護標誌的產品寥寥無幾。造成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企業準入標準的制定。黃明認為,要想做好原產地認證,地方行業協會應發揮作用,以協會整體進行認證,認證之前必須進行市場整頓,形成強制性產品標準和規範,而政府與協會之間形成協作關係,確保標準實施的執行力。
與會的南京桂花鴨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竇仁彬在接受採訪時說,目前國內市場對於原產地保護的認知度不高,對於產地認證保護的意識也不夠強烈。加入原產地命名認證的最大意義在於,在不斷提高企業自身發展水準的同時帶動全行業水準的共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