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會結束,5.28平方公里世博園區將如何利用,成為最大的懸念,引發各方猜想,甚至遐想。
10月末,有媒體援引某研究機構觀點稱,未來世博園區可能有40%的土地推向市場,僅土地拍賣的收入就在2000億元左右。
消息一齣,輿論譁然。申辦世博會之初,上海市政府是以公共利益的名義要求當地居民動遷並徵用土地,其補償價格和方案相較商業開發項目較低,而若世博後上海市政府決心通過土地出讓方式進行商業開發,這將使得舉辦世博會成為上海市政府獲得高土地溢價的方式之一。
上海市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市發展改革研究院院長肖林 在接受《中國經濟週刊》採訪時明確表示:“上海市政府已經認識到,世博後的規劃問題是受到全國關注、全球關注的一件大事,因此應該集思廣益把這塊寶地建設成為上海進行發展方式轉變的先行區、示範區,一定不會以商業開發利用為主。世博會所彰顯的包容、低碳、科技、文化的理念和文脈,將通過世博後規劃傳承下去。”
“世博後研究領導小組”已成立
據《中國經濟週刊》獲悉,世博會期間,一個名為“世博後研究領導小組”的上海市政府內部的工作小組已經組建完成。上海市市長韓正 擔任組長,上海市常務副市長、上海世博會執委會常務副主任楊雄將擔任副組長,具體組織協調上海世博後的各項規劃任務。
包括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上海市發改委、上海市發改委研究院、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上海市社會科學院、上海市委宣傳部等六部門,已經參與到“世博後研究領導小組”的具體工作中。
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一位參與其中的內部人士告訴《中國經濟週刊》:“上海市政府之所以要成立這個工作小組,是因為已經意識到上海未來發展受到土地等各方面的制約,而世博園區位於黃浦江兩岸,地理位置優越,如何用好世博後的資源,不僅關係到上海‘十二五’規劃,更關係到上海更為長久的發展。”
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時任上海市市長的汪道涵 提出兩大戰略設想:開發浦東、申辦世博。汪道涵當時就指出,世博會是戰略性的,管五十年。
不過,據內部人士透露,幾個月以來,如何讓世博後效應持續發酵並使其成為戰略性大手筆,曾引發上海市政府內部的激烈討論。之前,“世博後研究領導小組”內部有觀點認為,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園區應該建設成為“中央綜合功能活動區”,其理念是對現有國內外通行的“中央商務區”(CBD)概念進行延伸,將世博園區建成一個囊括商務、酒店、餐飲、住宅、休閒等功能于一體的活動區域。
然而,這樣的方案最終被否決,其最直接的理由是,該方案被認為仍然停留在傳統的地方政府招標、房地產企業開發的思維框架之中,並不具備長遠的發展眼光。
此後,社會上關於黃浦江兩岸世博園區規劃的論爭此起彼伏。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楊紅旭認為,上海應該把國際貿易中心的標誌性建築建設在世博園區。也有觀點認為,上海浦東陸家嘴地區只有1.7平方公里,規劃用地已經用盡,應該把世博園區作為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 的地理延伸區域。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樣的看法均未被納入政策考量範疇。上海市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肖林明確告訴《中國經濟週刊》:“世博園區既不是陸家嘴金融貿易區 的延伸區域,也不是國際貿易中心標誌地,而是成為上海建設成為國際化大都市新的戰略性空間。”
專家建議變成“公共客廳”
那麼,究竟如何體現世博園“戰略性空間”這一定位呢?“世博會召開前後,上海整個城市會有很大變化,主要表現在城市發展理念和建設未來的城市藍圖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空間研究所所長鄭時齡這樣告訴《中國經濟週刊》。
記者從參與了“世博後研究領導小組”的內部人士處獲悉,上海世博後戰略性規劃方案已經明晰。世博園區規劃將在保留“一軸四館”及“城市最佳實踐區”的基礎上,打造成以休閒、展覽、會議、活動和酒店為主的現代化服務業聚集區,提供會議展覽、文化交流、旅遊休閒、商務辦公等功能。
從初步方案來看,在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園區將建設一系列區域,包括了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和博物館、創意文化產業園、市民公共活動中心、跨國公司及國際組織總部中心、精細專業化高端會展,以及形成外向型高端服務經濟集聚區。
在同濟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諸大建看來,世博會落幕後,與其把世博園改建成貿易產業中心,或發展高檔住宅業,不如將其變成一座“公共客廳”。
目前,“世博後研究領導小組”正是以“公共客廳”的理念來規劃世博園區佈局的。以市民公共活動中心規劃為例,根據現有規劃,有望將世博園區中的後灘公園、世博公園、畝中山水園連為一體,成為一個濱水超大規模的親水岸線工程,形成濱江生態廊道,以供市民休閒。以創意文化產業園為例,被保留下來的城市最佳實踐區因其建築的創意性設計將成為上海又一個創意產業 園區。
“據我了解,世博後區域規劃與傳統依靠商業開發理念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摒棄了完全依靠商業開發的理念”,上海市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肖林向記者透露:“除了世博園區5.28平方公里的規劃之外,我們還在考慮世博園區及周邊10多平方公里應該如何規劃,除了浦東新區、黃浦區、盧灣區之外,徐匯區也將納入整體規劃範疇。”
不過,據記者了解,目前世博園區具體規劃方案仍在“世博後研究領導小組”內部進行討論,包括黃浦江兩岸的開發將作為整體考慮,等待初步方案清晰後將採取招標等方式對構想進行論證,而整個規劃工作將在未來一兩年內完成。
如何避免重蹈日本覆轍?
10月31日,世博會落下帷幕,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 在接受中央電視臺採訪時坦言,世博會結束後,上海的經濟發展面臨更大的挑戰。
同樣的警惕聲音來自日本。11月1日,日本共同社發表報道稱,日本曾借助奧運會和世博會實現了經濟高速增長,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中國正在提高警惕,並吸取日本的經驗和教訓,避免重蹈日本“世博後經濟發展減速”覆轍,力爭引導經濟穩定 發展。
在過去幾年間,上海通過數千億元的投資拉動創造出了“世博經濟”。今年,依靠世博會的強大吸引力,海內外遊客來上海參觀人數明顯增加,消費住宿等第三產業經濟出現了迅速增長。世博後,上海經濟持續發展的動力在哪?
肖林坦言,在“十二五”期間,上海深層次結構性矛盾日益凸顯,在經濟增長進入平緩期後,上海經濟增長後勁不足。預計“十二五”年均增速將放緩到8%左右,而未來依靠服務業發展上海經濟成為十分重要的工作。
據悉,“世博後研究領導小組”的另一項任務,就是如何把世博後佈局與上海“十二五”規劃結合起來。
作為參與上海“十二五”規劃的智囊,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振華告訴記者,世博後,上海能否依託世博後園區規劃,讓服務業特別是具有高附加值的高端服務業在上海形成集聚,將直接影響上海經濟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和潛力。(談佳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