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聞播報 | 世博動態 | 臺灣與世博 | 世博時評 | 中國國家館 | 省市區聯合館 | 香港館 | 澳門館

臺灣館 | 國際參展 | 企業參展 | 最佳城市實踐區 | 志願者 | 展館風采 | 世博視頻 | 世博酷圖 | 留言 | English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 主題一 城市經濟的繁榮

世博,叩響上海轉型的大門

時間:2010-04-21 11:09   來源:經濟參考報

▲1月18日,一架警用直升機在上海世博園區上空執行巡邏任務。新華社發

  “欲籌賽會之區,必自上海始。上海為中西方總匯,江海要衝,輪電往返,聲聞不隔。”9世紀80年代,早期改良主義思想家、廣東香山人鄭觀應在其代表作《盛世危言》中的“賽會”一文,提出了在上海舉辦世博會的戰略意義。100多年後的今天,在金融危機影響尚未平復,全世界都希冀一次信心提振之時,上海世博會就要迎來倒計時100天的鐘聲。

  1月18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上海世博會籌辦工作最新進展和世博會運營準備情況新聞發佈會上,有關媒體不僅對展館建設進度、設施方便程度等上海世博會的硬體提出了問題,還關注著參觀管理、文化展現甚至語言翻譯等軟環境的構建,低碳、綠色理念作為本屆世博會的最新話題更是引發熱議。

  1970年,大阪世博會帶動了大阪以及整個關西地區產業的大幅度結構調整,直接助力大阪成為僅次於東京的商務交易、金融、資訊交流中樞。1993年,韓國大田世博會引導韓國成功完成了從出口加工型到自主創新型為主導的經濟轉型。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召開,無疑將叩響上海以及其所輻射的長江三角洲區域的經濟升級轉型之門,為我們呈現一個“全新的上海”、“未來的中國”。

  聚焦1 轉型之翼已經張開

  把“給中國一次機會,還世界一個奇跡”的北京奧運會承諾用到上海世博會上也毫不為過。為了成功舉辦世博會,上海市已經佈局多年。

  上海市常務副市長、上海世博會執委會常務副主任楊雄在18日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上海幾年前就開始抓硬體建設,目前和世博會直接有關的道路有幾十條,現在大部分都在逐步竣工,其中包括上海為世博會增加的五條越江線,現在基本上都開通了,剩餘的大概三四月份通車;上海的地鐵建設也是從很早就開始抓,前年年底完成234公里,去年年底完成320公里,到今年4月底可以達到420公里。”除此以外,還有很多硬體建設,包括上海一些專家建議的東南西北中的發展規劃,都是為了提升城市功能,為上海經濟的成功轉型鋪路。

  很多人說,世博會籌辦方在上海硬體設施上所花的大力氣,使上海的城市建設至少向前推進了數年。在上海的“十一五規劃”中曾提到了上海的發展目標,“實現經濟又快又好的發展,辦好一屆成功、精彩、難忘的世博會,形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基本框架,取得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的階段性進展”。更長遠的規劃是,“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之一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上海財經大學副校長、上海市政府決策顧問王洪衛教授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指出,上海多年來一直在說產業升級,但是實際上時機一直尚未成熟,隨著2010年世博年的到來,如今的上海轉型之翼已經打開,上海經濟真正到了需要調結構、促發展的時候。上海在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第二產業的流出是必然的,但是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卻遇到了瓶頸。因此,《國務院關於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的公佈,意在為上海的轉型提綱挈領。

  上海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上海經濟與區域經濟研究所主任陳維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世博會對上海來說是個重大的機遇,可能成為上海服務業突飛猛進發展的里程碑式的事件。原因在於,首先,世博會將引來7000萬人的參觀,帶來各方面的服務需求,這樣的實踐將會讓上海人真正認識到服務市場的巨大潛力和盈利空間,認識到服務業的重要性,繼而更加堅定地大力發展和提升服務業;其次,世博會將在上海城市形態改善上起到巨大的推進作用,經過改善和美化的上海將更好地迎接後工業時代;第三,世博會讓上海聚焦更多世界目光,長時間的吸引國際關注,進一步加強上海同國際的聯繫,吸引更多國際上的資金、技術和人才來到上海。

  陳維同時指出,經濟結構轉型是個長期的過程,內涵很複雜,不能認為靠一個世博會就能完成上海轉型的所有進程。世博會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帶給人們新的理念,提升人們的認識水準,完善城市整體功能,增強城市影響力,提供更豐富的機遇。 

編輯:董潔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