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8.0級地震,這場地震破壞性大,波及範圍廣,為幾十年來所罕見。而地處四川盆地北部邊緣,屬川陜甘三省交界地帶,素有雞鳴三省之稱的青川受災情況極為嚴重。地震發生後,青川全縣上下萬眾一心,積極投入到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中。截至目前為止,青川集中安置受災群眾達到4.8萬人。
青川受災嚴重
青川處在摩天嶺與龍門山交界的若干個地質斷裂帶上,屬地震頻發區。汶川特大地震災害烈度達到11度,是青川有史以來最大的毀滅性災難。截止目前,青川共發生余震2萬餘次,震中在4級以上的56次,5級以上的6次,6級以上的4次。已確認遇難人數達4695人,失蹤124人,受傷15453人,受災人數達25萬人。
地震發生後,當地城鄉居民房屋垮塌95萬間1354萬平方米,行政事業單位房屋垮塌40萬間500萬平方米,企業廠房倒塌84家,沙州、木魚、騎馬、房石、曲河等鄉鎮民房大部分損毀,全縣25萬人無家可歸,受災群眾食宿野外。與此同時,當地水、電、氣、油、路和通訊等基礎設施全面癱瘓。全縣損毀道路926公里,損壞橋梁126座,沙州至木魚大橋全塌,木魚、沙州至廣元方向大橋斷裂。供電設施損毀1000多公里,城鎮集鎮供水管網和供水站全部損壞。“在此次自然災害中,青川損失達500.8億。由於青川地形複雜,地質災害危害大,可安置的安全地帶稀少。加之,技術力量和機械設備奇缺,道路不通,農村災區山高路斷,救助工作異常艱難”,當地官員告訴記者。
全力以赴安置群眾
受汶川地震和次生災害影響,青川共形成1041處災害點,涉及人口20058戶71520人。為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該縣採取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的方式,以最快速度將受地質災害嚴重威脅的7萬餘受災群眾,緊急就近就地轉移和安置到相對安全的地方,迅速完成了第一批市內縣外3000人安置計劃。全縣搭建受災群眾臨時安置點260個,集中安置受災群眾4.8萬人,其中竹園、馬鹿、關莊、沙州等臨時集中安置點安置受災群眾11070人。截止目前,緊急轉移的受災群眾已有8444名返回原地安置,其餘2626名在臨時安置點入住活動板房。
地震發生後,青川採取四種安置模式解決住的問題。一是縣內就近就地安置模式:嚴格按照選好址、配好套、管好用,快接收、快分配、快使用的總體要求,加快推進活動板房建設,已到位活動板房27887套,建成27887套,入住22351戶78200人,確保受災居民8月12日前全部入住。並且,鼓勵群眾搭建過渡安置房,全縣已建成過渡安置房6.5萬套,已全部入住,建成率達100%,入住率達100%,自建過渡安置房補助資金兌現率達100%。同時,36個鄉鎮已全面啟動永久性住房建設,並根據獎勤罰懶的原則和建房進度,加快兌付永久性住房建設補助資金;二是縣外異地安置模式:3008名受災群眾已外遷至劍閣、元壩等友鄰兄弟縣區永久性居住;三是投親靠友安置模式:按照以人算帳、以戶結算和整體搬遷的原則,由各鄉鎮登記造冊,縣財政在國家補助之外另給每人補助3000元。目前投親靠友安置的群眾達1100多戶共2980人;四是勞務開發安置模式:通過派員洽談、現場招聘、勞務培訓、資金支援、公益性崗位開發等措施,全縣新提供了2萬個就業崗位,已有4000多名受災群眾到上海、浙江、廣東、江蘇等新的崗位就業。
抓好兩防。一是防次生災害發生。全縣有堰塞湖36處,其中已對石板溝、東河口、紅石河等3處較大的堰塞湖進行疏浚,基本排除險情,並建立了8個觀測點和互為備用的通訊系統,堅持24小時監測,完善了應急避險預案。加強各受災群眾集中安置點堤防和排水設施建設,確保安全度汛、久雨無澇。加強對塌方、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監測和預防,對35處大型和特大型地質災害隱患點實行24小時動態監測、建立群測群防網路、立項申請治理。加強對雷電防護科普知識的宣傳,組織防雷技術力量,重點對受災群眾集中安置點開展防雷檢測,抓緊完善已建過渡房的雷電防護設施,確保受災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二是防疫病發生。全縣組建了36支專業衛生防疫隊伍,有專業防疫人員758名,組建了3000人的防疫消殺和保潔隊伍,進村入戶、不留死角,分片包乾、落實責任,全力抓好防疫消殺和衛生保潔。落實專人負責消殺藥品的保管、分發、配製,確保藥品安全。加快各鄉鎮衛生院的恢復建設,配強醫療技術力量,切實解決受災群眾看病難的問題。截止目前,全縣累計發放消毒藥品9743件、殺蟲藥2988件,消殺藥械3129台,累計消殺33456萬平方米,出動消殺人員18萬餘人次。
全力恢復基礎設施。交通方面,實行交通管制、科學調度,保證了金子山至喬莊線路的順暢。全縣36個鄉鎮均通至鄉鎮政府所在地。194個村恢復通村公路,其中災後恢復141個村,未恢復5個村;供電方面,縣城各居民安置點供電面達100%,35個鄉鎮實現了供電,馬公採用發電機供電,目前,95%的村通照明電,95%的村通加工電;供氣方面,迅速恢復縣內液化氣銷售營業,確保所有集鎮、居民集中安置點液化氣供給需求;通信方面,全縣電信固定電話已全部暢通,移動通訊全部暢通;供水方面,全縣所有居民安置點全部解決生活供水,100%的村都能用上安全放心水;廣播電視方面,90%的村通廣播電視,所有村廣播電視網路、自辦節目已恢復到地震前的水準;學校復課方面,已搭建活動板房12.3萬平方米、帳篷476頂25323平方米,完成了59個學校的教室和宿舍建設,全縣學校已于8月1日全面復課。同時,為方便受災群眾生產生活,迅速恢復了商業網點,並大力發展帳篷小賣部、帳篷小餐館、帳篷郵局、帳篷銀行等抗震救災便民店。到目前為止,全縣恢復商貿企業1565家,城鄉商業網點1963個,餐飲店652個。
強化物資保障。對救災物資進行統一歸集、統一保管、統一調配、統一發放,對各類救災資金進行專帳管理、專戶存儲、統一劃撥、專款專用。為把好救災物資接收和分配兩個關鍵環節,建立了三公開、三確保和三嚴禁的監督管理機制。建立了四套臺帳、嚴格三級審簽、堅持四級公示、嚴格兩個時限。所有救災款物都堅持由村、社監事委員會現場審驗簽名,戶主簽名,組村鄉簽名,公示公開,保證了全過程都有人監督。嚴格執行開倉放糧,保障供給及決不能餓死人的要求,對受災群眾每人每天發1斤糧、補助10元錢,對3862名三孤人員按政策進行救助。現已發放糧食7944噸、飲用水3342.6噸、棉被20.2萬床、衣物13.1萬件、食用油186噸、帳篷67379頂,臨時救助金和撫慰金1.6億元,撫慰金已發放98%。三無人員臨時救助金、救濟糧發放率達到100%。
目前,青川縣正積極投身災後重建。現已共建立臨時居民安置點260個,建臨時支部委員會86個、黨小組17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