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於10月15日至18日召開的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將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稿。可以想見,規劃“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藍圖,將成為五中全會的一項重要議題。
“十一五”即將收官、“十二五”大幕即將開啟之際,明確未來5年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目標任務是必須的,也是重要的。但在我看來,能否如期實現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還有一個前提保障,那就是每一個黨政領導幹部都要做好自己的“十二五規劃”。筆者以為,若沒有這個前提保障,再好的規劃、再美麗的藍圖都難以實現。
各級官員掌控公共資源,執掌公共權力,這個群體在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中的地位極為重要,也極為特殊。他們想問題的出發點、做決策和辦事情的著力點,會直接影響施政效果;他們施政能力的大小、施政成效的好壞,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每一個環節緊密相連。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官員以其施政過程,掌握著我們實現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主動權。做好國家“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同時,官員們也很有必要做好自己施政的“十二五規劃”。用這個“十二五規劃”,為自己在“十二五”期間的施政、用權立規矩。
筆者之所以提出官員“規劃”好自己的“十二五”的問題,也是針對一些官員在施政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就是不按規矩來:有的把法律和政策束之高閣;有的貪圖私利崇尚享樂主義;有的官員戴著有色眼鏡看待群眾;在有的地方,政府決策仍在盛行長官意志、拍腦袋決策,無視民聲民意和民眾的承受程度,“豪華衙門”屢禁不止,“形象工程”敗壞形象的事時有發生……所有這些都在提醒我們,官員規劃好自己的“十二五”,並非多此一舉,無的放矢。
其實,從最近中央高層的一系列講話中,官員們的“十二五規劃”輪廓已經顯現。9月28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的“四個更加注重”和“五個堅持”,就是官員“規劃”的題中應有之意。9月30日溫家寶總理在國慶招待會上的“必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的講話,就是這個規劃必不可少的內容。而9月29日胡錦濤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就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提出的“四點要求”;9月16日在第五屆亞太經合組織人力資源部長級會議上,“堅持社會公平正義,著力促進人人平等獲得發展機會,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分配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不斷消除人民參與經濟發展、分享經濟發展成果方面的障礙”的致辭……更可以視作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為官員的“十二五規劃”佈局謀篇。只是不知道,各級領導幹部對此能不能心領神會,能否在“十二五”期間自己的施政過程中不折不扣地落實?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有一份自己的“十二五規劃”定調,官員在未來的施政過程中就更能做到心中有譜,同時也為自己在“十二五”期間乃至更長遠仕途上的所作所為經得起人民的檢驗、實踐的檢驗、歷史的檢驗,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