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災區群眾和救災官兵通過“軍民連心橋”(6月2日攝)。
汶川大地震後,由於山體塌方、橋梁受損,四川平武縣南壩鎮成為一座“孤島”。前來救援的空軍某部官兵在缺乏建材和工具的涪江邊,用鐵絲、石袋、竹木等材料架起一座便橋,方便儘快救出傷員、運送救災物資。 新華社發(沈玲 攝)

一名解放軍戰士徒手加固便橋(6月2日攝)。
汶川大地震後,由於山體塌方、橋梁受損,四川平武縣南壩鎮成為一座“孤島”。前來救援的空軍某部官兵在缺乏建材和工具的涪江邊,用鐵絲、石袋、竹木等材料架起一座便橋,方便儘快救出傷員、運送救災物資。 新華社發(沈玲 攝)
災區群眾在橋上挂上感謝解放軍的橫幅(6月2日攝)。
汶川大地震後,由於山體塌方、橋梁受損,四川平武縣南壩鎮成為一座“孤島”。前來救援的空軍某部官兵在缺乏建材和工具的涪江邊,用鐵絲、石袋、竹木等材料架起一座便橋,方便儘快救出傷員、運送救災物資。 新華社發(沈玲 攝)

部隊官兵用鐵絲加固橋墩(6月2日攝)。
汶川大地震後,由於山體塌方、橋梁受損,四川平武縣南壩鎮成為一座“孤島”。前來救援的空軍某部官兵在缺乏建材和工具的涪江邊,用鐵絲、石袋、竹木等材料架起一座便橋,方便儘快救出傷員、運送救災物資。 新華社發(沈玲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