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團組織在新媒體運用上只是簡單地發佈資訊,而沒有和網友進行相互溝通和交流,請問這和報紙、雜誌這類傳統媒體有何區別?”近日在福州舉行的“新媒體與青少年”主題交流活動中,網路專家和團幹部就“新媒體給青少年工作帶來的挑戰”這一熱門話題展開研討。
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網民規模已達4.85億人,微博用戶以高達208.9%的增幅,從2010年年底的6311萬猛增到如今的1.95億。與會者認為,面對新媒體的迅猛發展,許多團組織還不善於運用新媒體手段和青少年打交道,有的甚至表現出冷漠和排斥。
此次活動組織者團福建省委的負責人說,新媒體不僅是了解青年輿論、引導青年思想的重要方式,也是組織、服務青年,了解訴求、維護青年權益的重要方式,這就要求團組織提高運用新媒體開展工作的能力,提升運用新媒體的專業化水準。
“微博更好地傳達了青少年的心聲,許多人當面不想說,更願意在網路上袒露心扉。”上海戲劇學院新媒體創意與行銷副教授陳永東認為,微博對青少年可以起到很好的正面引導作用。他舉例說,在溫州動車事故中,一條血庫缺血的微博在幾個小時內被轉發了12萬餘次,當地許多青年聞訊連夜排隊獻血。
談及和青少年進行微博互動的技巧,陳永東強調“以誠相待,耐心回答,力求幽默生動”,同時應注意“察言觀色”,有針對性地進行疏導。他說,用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方式交流,比如使用網上流行的凡客體、淘寶體、咆哮體、“hold住”體等,才能深入人心。
“在新媒體的運用上,團組織要避免打官腔。”團上海市委管理資訊部副部長陳懷海認為,繼續沿用開會、動員、授課等傳統工作方式難以打動青少年,應該學會利用新媒體來貼近青少年群體,這樣可以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王選輝 記者陳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