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遭碾壓女童仍未脫險 網友倡議“拒絕冷漠”

時間:2011-10-26 16:47   來源:法制晚報

  事發後,悅悅的父母趕到事發現場,見到阿婆(右),夫妻雙雙跪拜這位好心人,阿婆也當場落淚圖/CFP

  廣東佛山兩歲小女孩悅悅先後被兩輛車碾軋,18名路人“視而不見”的新聞事件,已經越來越受到關注。

  法晚記者上午從小悅悅父母處及廣州軍區陸軍總醫院ICU病房獲悉,小悅悅雖然還不能自主呼吸,但其四肢已經有了輕微的知覺,不過,小女孩未脫離危險,不能自主呼吸,目前仍在治療。

  向小悅悅伸出援手的拾荒阿姨陳賢妹,已經獲得了當地有關部門的數萬元獎勵。陳賢妹表示,將會把這筆錢分給小悅悅用做治療費用。

  小悅悅的遭遇引起了社會公眾的熱烈討論。包括演藝明星在內的眾多公眾,已在微博上發起了“拒絕冷漠”的倡議活動,希望能夠呼喚起人們的愛心和良知。

  最新進展

  受傷女童有好轉但仍未脫險

  昨天下午,小悅悅的父母開通微博,向廣大關注小悅悅情況的網友們通報小悅悅的情況。

  小悅悅的父親王先生在微博上稱,醫院方面並未宣佈小悅悅腦死亡。悅悅的母親在微博上表示,小悅悅昨天下午四肢有了輕微的知覺!

  今天上午,法晚記者從廣州軍區陸軍總醫院ICU病房了解到,小悅悅仍在ICU治療,雖有好轉,但仍未脫離危險。

  拾荒阿姨受獎勵將為女童捐款

  小悅悅被兩輛汽車先後碾軋的過程中,先後有18名路人“視而不見”,直到第19個路人--拾荒阿姨陳賢妹伸出了援手。

  昨天上午,佛山市文明辦的張主任曾向法晚記者介紹,佛山市南海區文明辦等有關部門正在了解事件經過,擬對拾荒阿姨陳賢妹給予褒獎。今天上午記者獲悉,陳賢妹已經獲得數個部門分別給予的5000元和2萬元的獎勵。

  陳賢妹一開始表示拒絕這些物質獎勵,但又擔心不收錢背後又有人議論自己“裝清高”。最後,在眾人的安慰和勸說下,陳賢妹收下了這筆錢。陳賢妹隨後還表示,要將這些錢分給需要錢救治的小悅悅。

  18名路人一人表示後悔

  小悅悅被碾軋的事件中,陳賢妹伸出援手獲得了一片讚譽,而此前那18名“視而不見”的路人,則引起了眾多網友的“口誅筆伐”。

  據當地媒體報道稱,記者在對這18名路人進行回訪時,只有一名同樣是孩子母親的路人表示很後悔當初未伸出援手,哪怕是撥打電話求助。

  而其他幾名“當事”路人,卻仍在堅稱小悅悅被碾軋後,自己並未看見小悅悅趴在地上。

  警方調查“肇事司機”

  昨天,佛山警方宣佈,根據警方前期蒐集的證據以及肇事司機清晰的供述,可以確定現已歸案的兩名司機就是肇事司機。其中一名姓胡的司機已經表示了對此事的懺悔。

  但仍有一名自稱是“肇事司機”的男子在騷擾小悅悅的父母。

  該名男子不僅稱歸案的司機胡某是“頂包”,還稱“大不了賠錢”。

  對此,南海警方上午表示,現在警方已經對其展開聯合調查,相信不久就可真相大白。

  愛心行動

  網友:發起“拒絕冷漠”倡議

  從事發後到今天,已經有網友在微博上發起了“拒絕冷漠”的倡議,並吸引了越來越多網友的支援。

  “拒絕冷漠。不奢望人人都是英雄,但曾經屬於我們的倫理美德也消失了嗎?是因為害怕就不再付出?還是我們的愛心已被冷漠覆蓋?”著名演藝明星吳奇隆在其微博上表示:“失去人性的溫暖我們還剩下什麼?為小悅悅祈禱!也為僅存的人性祈禱,其實付出關愛並不難。”

  法晚記者上午從廣州軍區陸軍總醫院獲悉,由於需要呼吸機以及迴圈支援來維持小悅悅的生命體徵,目前救治小悅悅的費用很大,每天需要四五千元。

  小悅悅的父母透露,目前已經有很多好心人表示要幫助小悅悅,也有網友在微博上表示,如果小悅悅的醫療費用無法承擔,願意為小悅悅捐款。

  中央文明辦:道德領域存在問題須正視

  記者注意到,就在今年9月底中央文明辦舉辦的評選表彰和學習宣傳道德模範新聞發佈會上,中央文明辦專職副主任王世明在談及“老人倒地無人攙扶”現象時,表示這絕不是中國人的道德觀,扶老攜幼、扶危濟困是中國人不容置疑的價值判斷。

  對中國人“道德滑坡”的說法,王世明表示,從主流上看,中國人呈現了良好的道德風貌。但也必須清醒地看到,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對人們的不良影響,也是不可低估的,我們必須正視道德領域存在的問題。

  ●專家說法

  “好人沒好報”觀點作祟

  從此前各地傳出的老人跌倒、路人不敢攙扶到小悅悅被碾軋18名路人“漠視”,人們到底怎麼了,曾經被視為民族傳統美德的助人為樂、見義勇為怎麼變得這麼難?

  這是小悅悅事件發生後,很多公眾反思的話題。

  廣州市向日葵心理諮詢中心創辦人、關係心理學家胡慎之則認為,這麼多人對一個弱小生命見死不救,是一種“旁觀者效應”——見別人都不做救人的行為,因此內心的譴責感會減少很多,“反正別人也沒有救”。

  胡慎之認為,此事也說明這個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度不高。此外,胡慎之也認為,這麼多人選擇沉默也與一些社會上“救人者反被冤枉”的風氣有關。胡慎之覺得,正是越來越多助人為樂的事情得不得應有的尊重,才造成了這麼多“見死不救”的案例出現。

編輯:王新妍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