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頒行的現實意義
 
  來源:《工人日報》      日期:2008-09-23 16:29

 
 

  9月18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簽署了第535號國務院令,公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實施條例),實施條例自公佈之日起施行。

  《勞動合同法》實施9個多月來,社會各界的評價總體是積極的。人們普遍認為,這是一部適應改革開放以來勞動關係發展需要,反映廣大勞動者與用人單位要求,體現更好貫徹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精神的重要法律。但是,由於社會上一些人對《勞動合同法》存在模糊認識,法律出臺又遇到國內外經濟環境的一些變化,《勞動合同法》實施中遇到了一些矛盾和問題。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否是“鐵飯碗”、“終身制”?用人單位濫用勞務派遣用工形式是否會侵害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經濟補償和賠償金是否同時適用?這些分歧和問題的存在,造成一些用人單位對《勞動合同法》的執行,有的持觀望態度,有的千方百計規避,影響了《勞動合同法》的順利實施和立法宗旨的實現。

  為了消除分歧和模糊認識,國務院法制辦、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先後三次徵求26個中央有關部門、單位和省市的意見,並且通過中國政府法制資訊網公開向社會各界徵求意見,幾易其稿形成了《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其頒布實施開創了我國一個法律實施條例制定的先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首先,這個實施條例的頒行,開創了我國法律實施條例制定的新模式,拓展了開門立法、民主立法的內涵。應該說,到現在為止,我國還沒有一項法律的實施條例像《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這樣動用如此多的社會力量,經歷這麼多的立法程式,受到如此大的社會關注。它的制定和頒行,並不像其他法律實施條例那樣只是簡單的法條細化,而是針對社會上存在的理解分歧和模糊認識,有目的、有原則、有選擇地,以法典編纂的方式制定的,無論是制定方式還是具體內容,都具有開創性意義。

  其次,條例的制定和實施,澄清了誤解,回應了社會的需求和勞動者的呼聲,維護了法律的嚴肅性。《勞動合同法》施行後,有些用人單位片面理解法律中有關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規定,將其等同於過去的“鐵飯碗”、“終身制”,且認為增加了用人單位的用人成本,有些單位還以變相方式違法裁員,許多員工迫切要求有關方面制止這些行為。實施條例將分散在《勞動合同法》中用人單位可以依法解除包括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在內的各種勞動合同的14種情形作了歸納,澄清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不是“鐵飯碗”、“終身制”。

  再次,實施條例強化了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勞動合同法》立法宗旨,為有關部門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維護穩定和諧的勞動關係奠定了基礎,為《勞動合同法》的順利實施掃清了障礙,鋪平了道路。對用工單位規避勞動合同法律義務、利用勞務派遣單位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招用勞動者等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行為,實施條例作出了明確規定,不僅突出了法律的一致性和可操作性,而且體現了勞動關係的平衡和協調。實施條例準確體現《勞動合同法》的立法宗旨,維護勞動者的根本利益,努力實現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權利、義務關係的協調。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