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高層動態 | 要  聞 | 文件決議 | 本網特稿 | 會議進程 | 代表風采 | 代表聲音
理論解讀 | 輝煌成就 | 海峽之聲 | 媒體評論 | 現場報道 | 圖片新聞 | 黨建巡禮 | 共建和諧 | 兩岸黨際交流回顧
字號:
江蘇代表包國新:讓公共財政的陽光普照千家萬戶

  時間:2007-10-20 09:26    來源:新華日報     
 
    “總書記的報告中,有關深化財政政策改革的內容,是歷屆黨代會中最具體、最系統的一次。作為江蘇財稅戰線的代表,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報告精神,責任重大。”江蘇省財政廳廳長包國新代表的最深感受,是如何使公共財政在不斷滿足民生需求上發揮更大作用,同時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聽了總書記報告的當天中午,包國新專門花了一個多小時整理下自己的所思所感。在他看來,財政不能只做“皮夾子”,充當“現金出納”,而要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成為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杠桿”,滿足民生需求的“陽光雨露”。歸結起來,是要做發展的財政和為民的財政。

  事實上,伴隨著江蘇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全省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連年大幅增長,財政蛋糕“水漲河寬”。2002年為 643億元,今年預計為2150億元,年均增長28.5%。公共財政如何為“發展經濟、造福百姓”服務?包國新提到了江蘇在這方面的實踐舉措。

  做發展的財政,在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的經濟杠桿作用。財政性資金不是簡單地當“口糧”,而是當促進發展的“種子”。比如:省財政對蘇北振興的政策傾斜,對蘇南科技成果轉化的支援,對沿江和經濟開發區“以獎代補”的激勵政策,加快服務業、軟體業發展的資金扶持,實現了跳出財政、研究財政,研究經濟、發展經濟,而不是簡單地分錢。

  做百姓的財政。經濟發展,回饋百姓,才能使公共財政的陽光普照千家萬戶,尤其是社會困難群體。省財政這幾年在公共事業上的投入增勢迅猛。2002年,全省教育支出經費186億元,今年預計超過483億元;社會保障資金,從2002年44.5億元增加到今年的171.6億元,實現了低保全覆蓋,提高了五保戶保障水準;醫療保險支出經費從43億元增長到113億元,助殘、助學、助困、助醫支出從1.6億元增加到35億元。文化體育事業支出經費也翻了一番。財政收入增加,老百姓成為受益者。

  包國新認為,這些數據,既反映了省委、省政府發展為民的成效,更印證了總書記報告對過去5年成就的總結。總書記在報告中幾處提到公共財政的作用和今後的要求,體現了發展為了人民的理念,為我們指明瞭方向,明確了路徑。

  他說,真正按照總書記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要求,還有大量工作要做。要加快形成統一透明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優化轉移支付結構,提高轉移支付使用效率,從制度上制定嚴格的公開公平公正的公共財政體系;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制定“以獎代補”的激勵政策,建立自主創新機制,研究區域協調發展的機制,支援節能減排的機制,支援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機制……

  一條條新思路,一個個新任務,又擺在了面前。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