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高層動態 | 要  聞 | 文件決議 | 本網特稿 | 會議進程 | 代表風采 | 代表聲音
理論解讀 | 輝煌成就 | 海峽之聲 | 媒體評論 | 現場報道 | 圖片新聞 | 黨建巡禮 | 共建和諧 | 兩岸黨際交流回顧
字號:
解讀十七大報告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論述

  時間:2007-10-18 21:05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0月18日電(記者孫承斌 李斌 鄒聲文)“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

  黨的十七大上,胡錦濤同志在報告中濃墨重彩地描繪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宏偉藍圖和輝煌前景。報告分別從6個方面對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和執政黨建設進行了全面而具體的部署。

  一個個新思路、新論斷、新舉措,引起黨內外、國內外高度關注。

  社會主義愈發展,民主也愈發展——透過十七大報告,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方向……

  擴大民主成為全面小康新目標

  十七大報告在提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時,將“擴大社會主義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作為五項新要求之一,成為引人注目的一大亮點。

  黨的十六大報告在勾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時,提出社會主義民主更加完善、社會主義法制更加完備、基層民主更加健全等內容。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廣大人民群眾對社會主義民主有了新的更高的期待。十七大報告緊扣社會脈搏,順應人民政治參與積極性不斷提高的新情況,將“擴大社會主義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的更高要求之一,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更加豐富、更加完備。

  十七大報告還充滿激情地描繪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實現時的情景:屆時的中國,將成為一個“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權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質和精神追求的國家”。

  從“積極穩妥”到“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而不斷深化” 政治體制改革向縱深推進

  十七大報告提出,要“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相較此前的“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提法,這一表述的變化引起許多人的關注。

  政治體制改革是我國全面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展現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政治體制改革既要積極穩妥,又要不斷深化,才能與人民政治參與的積極性不斷提高的形勢相適應。

  政治體制改革應該如何深化?十七大報告明確我國的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堅持一個方向、一個根本、一個目標,即:

  ——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

  ——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

  ——以增強黨和國家活力、調動人民積極性為目標。

  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報告進一步指出,深化政治體制改革要堅持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準,保證黨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

  擴大人民民主 提出多項舉措

  “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十七大報告進一步深化了對人民民主的認識,把人民當家作主界定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明確提出要“擴大人民民主”。報告還從多個方面提出一系列新舉措,以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展民主渠道,使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得到更充分的保障。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十七大報告提出了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3項措施。報告提出,要“支援人民代表大會依法履行職能,善於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式成為國家意志”。這一重要舉措,體現了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執政理念,這必將使執政黨和國家權力機關的關係更加規範和順暢。報告建議,“逐步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必將消除選舉中的城鄉差異,進一步擴大廣大農民在人大代表中的比例,擴大他們在國家權力機關中的發言權。優化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將使人大常委會能夠更好地履行職責,代表人民制定法律法規、監督“一府兩院”。

  “制定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公共政策原則上要公開聽取意見”——十七大報告中的這一原則性要求讓代表們感到十分興奮。這意味著,我國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的決策過程將更透明,只要是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規、重大政策,百姓將擁有更大的參與權、發言權。

  “公民意識”一詞首次出現在黨代會的報告中,引起許多人的關注。增強全社會每一個人的公民意識,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理念,無疑是擴大人民民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支撐。

  人民將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

  “發展基層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十七大報告的這一提法,讓人眼睛一亮。

  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對幹部實行民主監督,是人民當家作主最有效、最廣泛的途徑。十七大報告引人注目地提出,基層民主必須作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礎性工程重點推進,進一步凸顯了基層民主的重要性,讓人們對未來基層民主發展充滿了期待。報告進一步提出,要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擴大基層群眾自治範圍,並要求推進廠務公開,完善政務公開、村務公開。

  “實現政府行政管理與基層群眾自治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根據十七大報告的要求,政府公權力的範圍有望被進一步界定;政府管理越位、缺位、不到位的狀況有望進一步改變;不屬於政府行政管理範疇的社會生活、社會事務都由群眾自治,從而擴大群眾自治範圍,以更好地發揮村民委員會、社區居委會、職工代表大會的作用,發揮社會組織在擴大群眾參與、反映群眾訴求方面的積極作用,有效增強社會自治功能。

  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落實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步伐加快

  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十七大報告就全面落實這一基本方略進行了部署——

  要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強憲法和法律實施,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尊嚴、權威;推進依法行政;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加強政法隊伍建設……

  報告突出強調,要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弘揚法治精神,形成自覺學法守法用法的社會氛圍。這是全面落實依法治國的基礎性工作,對推進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無疑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還進一步對作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提出要求,強調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要自覺在憲法和法律範圍內活動,帶頭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再次表明瞭中國共產黨依法治國的堅強信念。

  建設服務型政府 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步入“深水區”

  “抓緊制定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總體方案,著力轉變職能、理順關係、優化結構、提高效能,形成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行政管理體制”……十七大報告提出了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總要求,並用20個字概括了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目標。

  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環節。報告作出了未來一個時期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具體部署--健全政府職責體系,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推行電子政務,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加快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仲介組織分開,規範行政行為,加強行政執法部門建設,減少和規範行政審批,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運作的干預;規範垂直管理部門和地方政府的關係;精簡和規範各類議事協調機構及其辦事機構……

  引人關注的是,針對我國行政管理領域廣泛存在的部門機構重疊、職能交叉、政出多門等問題,報告鮮明提出了“加大機構整合力度,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這是進一步提高政府辦事效率和行政效能的重大舉措,為未來政府機構的進一步科學整合與設置、健全部門間協調配合機制指明瞭方向。

  完善制約和監督機制 突出強調“讓權力在陽光下運作”

  “確保權力正確行使,必須讓權力在陽光下運作”——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完善制約和監督機制的目標並作出具體部署,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在權力運作上更加公開、公平、公正的堅強決心。

  為了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報告提出了若干具體措施:要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作機制;健全組織法制和程式規則,保證國家機關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等。報告還要求完善各類公開辦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重點加強對領導幹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幹部、人財物管理使用、關鍵崗位的監督,同時突出強調要發揮好輿論監督作用,增強監督合力和實效。

  一條主線、五大建設 執政黨建設總體佈局更加明晰

  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四位一體”的總體佈局相對應、相配套,十七大報告首次提出了執政黨建設的總體佈局,這就是:把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作為主線,加強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反腐倡廉建設——這“一條主線、五大建設”,使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路徑更加明晰完整。

  報告用言簡意賅的語言,強調了 “五大建設”的各自重點:思想建設以堅定理想信念為重點,組織建設以造就高素質黨員、幹部隊伍為重點,作風建設以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為重點,制度建設以健全民主集中制為重點,反腐倡廉建設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重點。

  中國共產黨已經成立86年,在全國執政58年。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了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建設目標--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求真務實、改革創新,艱苦奮鬥、清正廉潔,富有活力、團結和諧。在新時期以來探索和回答“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的基礎上,黨的十七大報告中進一步回答了“建設什麼樣的執政黨、怎樣建設執政黨”的重大問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路徑:“以擴大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

  “以擴大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以增進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十七大報告的這一導向性論述,發展了此前的相關認識,指出了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路徑。

  黨內民主是增強黨的創新活力、鞏固黨的團結統一的重要保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歷史新時期以來,特別是十六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在黨內民主方面進行了許多有益的積極探索。十七大報告對這些新探索、新嘗試、新經驗進行提煉、概括,充分加以吸納,對發展黨內民主作出了一系列新的部署——

  完善黨的代表大會制度,實行黨的代表大會代表任期制,選擇一些縣(市、區)試行黨代表大會常任制;推行地方黨委討論決定重大問題和任用重要幹部票決制;建立健全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地方各級黨委常委會向委員會全體會議定期報告工作並接受監督的制度;逐步擴大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直接選舉範圍,探索擴大黨內基層民主多種實現形式,等等。

  引人關注的是,報告還突出強調要尊重黨員主體地位,保障黨員民主權利,推進黨務公開,營造黨內民主討論環境。“黨員主體地位”這一重大概念的提出,使人們對未來的黨內民主、黨內生活充滿期待。

 
編輯:高大林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