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高層動態 | 要  聞 | 文件決議 | 本網特稿 | 會議進程 | 代表風采 | 代表聲音
理論解讀 | 輝煌成就 | 海峽之聲 | 媒體評論 | 現場報道 | 圖片新聞 | 黨建巡禮 | 共建和諧 | 兩岸黨際交流回顧
字號:
改善民生是跨越式發展的首要目標

  時間:2007-10-20 09:54    來源:寧夏日報     
 
 

寧夏社會科學院社科理論研究中心

 

  寧夏跨越式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十七大報告中也精闢闡述了這一問題。報告提出:“民生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這也是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所在。

  報告彰顯了關注民生這一主題。提出要注重全民共用,強調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所共用,並將教育、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社會管理、改善民生,推進社會建設,第一次作為單獨章節出現在黨代會的報告中。報告還提出,要逐步提高扶貧標準,這為2000多萬貧困的人口帶來了福音。充分調動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熱情和積極性,促進了寧夏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

  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區改革發展穩定的重中之重。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是保證民生持續改善的前提條件。改善民生是我區改革發展的目的。我區作為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是第一要務。只有加快發展,才能在發展中解決一系列的民生問題,只有加快發展,才能縮小與發達地區的差距,也只有加快發展,才能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和諧社會等宏偉目標。我區的跨越式發展不僅僅是GDP的跨越,更應該是人民生活水準的跨越。按照和諧寧夏的建設要求,還要特別注重積極穩妥地推進社會體制改革,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就業體制、社會保障體制、收入分配體制、教育體制、醫療衛生體制等等,更好地協調社會矛盾,保證人民群眾能夠共用改革發展的成果,使改革真正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援。

  改善民生還要特別重視社會穩定。沒有穩定的社會環境,改革和發展都無法順利進行,改善民生的目標也難以實現。在自治區九屆黨委大會上也明確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管理,促進全區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只有真正把改善民生當作大事來抓,才能實現我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

  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點。近幾年來,我區通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寧夏的重大戰略思想,在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新的成就:人民生活水準以較快速度提高,就業緊張的形勢有所緩解,逐步推進建立覆蓋城鄉基本社會保障體系的工作,社會治安秩序有所好轉等。我區經濟穩中發展,為改善民生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條件;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隨著我區經濟的深入發展,經濟體制、社會結構、利益格局、思想觀念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在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住房、醫療、教育、社會治安等方面,產生了一些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由此所引發的社會矛盾和衝突,直接影響到社會的和諧穩定。因此,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準的提高所提出的新要求、新問題,從而進一步增強解決民生問題的責任感、緊迫感,把改善民生作為促進社會和諧的根本途徑。

  著力重視和改善民生,實現我區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必須努力做好就業再就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體育事業和扶貧開發工作等四個方面的工作,要逐步形成城鄉統一、機會平等的就業格局,進一步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醫療保障制度等,初步構建一個普惠公平的社會保障體系,切實讓人民群眾的幸福感隨著經濟發展而逐步增強,爭取在較短的時間內使我區民生躍上一個新臺階。只有民生的跨越式改善,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跨越式發展。(執筆:田曉娟)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