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高層動態 | 要  聞 | 文件決議 | 本網特稿 | 會議進程 | 代表風采 | 代表聲音
理論解讀 | 輝煌成就 | 海峽之聲 | 媒體評論 | 現場報道 | 圖片新聞 | 黨建巡禮 | 共建和諧 | 兩岸黨際交流回顧
字號:
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

  時間:2007-10-23 08:48    來源:-新華網     
 
 

  房寧

  黨的十七大報告進一步深化了對人民民主的認識,提出要“深化政治體制改革”,以濃墨重彩描繪了中國民主政治發展的前景。從根本上講,中國民主政治的發展以及相應的政治體制改革的深化,既是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客觀需要

  政治體制改革的深化、民主政治的發展,對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十分重要,同時政治體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設又是一項十分艱巨、複雜的任務。十七大強調,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堅持正確方向。這個正確的政治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堅持在民主政治實踐中,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  

  中國未來民主政治發展的路徑可以概括為三個重點:穩步擴大有序政治參與,積極推進政治協商和大力加強民主監督。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實踐是民主政治和一切事業發展的動力,沿著十七大指明的方向,深化政治體制改革,中國的民主政治必將繼續發展,在探索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道路上取得新的成就,為人類政治文明作出更大的貢獻

  黨的十七大以濃墨重彩描繪了中國民主政治發展的前景。有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經驗的總結和未來政治體制改革的論述,成為國內外關注十七大的一大焦點。在改革開放實行近30年後,政治體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設引起如此重視並非偶然,這是中國現代化進程發展的必然要求和結果。  

  發展民主政治是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必然

  十七大報告指出,我們正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關鍵時期的含義之一就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形成,隨著社會結構的變化,隨著人民群眾思想觀念的變化,作為社會上層建築的政治體制也必然要對於這些變化作出反應,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變遷的要求,保持和促進經濟社會的持續穩定發展。

  “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十七大報告進一步深化了對人民民主的認識,把人民當家作主界定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相較此前的“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提法,十七大報告提出,要“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從根本上講,中國民主政治的發展以及相應的政治體制改革的深化,既是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客觀需要,具體來說,推動中國民主政治發展有兩個重要的客觀因素:社會權利意識的普遍增長和政權建設的自身需要。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的權利意識普遍增長。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中國經濟社會結構發生深刻改變,帶來了利益關係的變化和權利意識的增長,這從主客觀兩個方面導致了新的社會條件下新的大量的政治參與要求的產生。政治體制必然要作出回應,從而形成了制度供給的需求,產生了改革政治體制的現實需要。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的經濟基礎發生重大變革,進而深刻影響到了政治體制與政府管理體制。市場經濟對政治體制的影響具有兩面性。在產生積極作用的同時,也有消極作用,主要表現為:導致社會分化、消解經濟平等和對於權力產生腐蝕作用,為權力腐化提供了直接的誘因和條件。市場經濟要求政治體制與之相適應,政治體制要制約市場經濟帶來的消極因素,這就造成政治體制改革的又一個需求。具體講,一是降低行政成本的需求。中國國情和基本政治制度決定了國家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市場機制與政府作用的有機結合,使經濟發展實現了持續穩定快速的增長,但也造成了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問題。要減輕政府財政負擔,降低行政成本,就要改革,提高政府效率。二是遏制腐敗的需求。市場經濟條件下,某些黨政機關及其幹部有產生特殊利益的可能,腐敗持續蔓延就是一個突出表現。因此,必須不間斷地進行反腐敗鬥爭,通過政治體制與行政體制改革來強化監督和權力制約,以保持黨政機關及各級幹部的廉潔。

  權利意識的增長和政權建設的需要猶如鳥之雙翼、車之兩輪,推動著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和民主政治進程。

  政治體制改革必須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政治體制改革的深化、民主政治的發展,對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十分重要,同時政治體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設又是一項十分艱巨、複雜的任務。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十分謹慎。歷史經驗表明:政治發展是一條單行道,開弓沒有回頭箭,走錯了路就很難回頭。政治體制改革出現失誤就會導致全局性的錯誤,就可能釀成民族的災難。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民主政治的深化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是我們黨日臻成熟的執政能力的體現。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人民的領導核心,作為肩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使命的執政黨,其領導的政治體制改革必然是對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高度負責任的。

  十七大強調,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堅持正確方向。這個正確的政治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堅持在民主政治實踐中,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中國的民主是社會主義的民主,追求的是佔人口絕大多數的人民群眾當家作主。在現階段,這樣的民主需要中國工人階級和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是中國式民主的一大特徵。為什麼當代中國的民主政治中必須要有共產黨的領導?這是中國民主的性質和任務決定的。實現人民民主,需要人民的自覺意識,人民的自覺要靠先鋒隊的啟發和引導。人民需要由共產黨組織,才能集合成浩浩蕩蕩的革命和建設的大軍,才能完成歷史性的跨越、成就民族的輝煌。

  十七大清楚地描述了中國未來民主政治發展的路徑。我認為,可以概括為三個重點:穩步擴大有序政治參與,積極推進政治協商和大力加強民主監督。

  政治參與是民主政治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我國的民主政治實踐中政治參與佔有重要地位,是人民群眾在共產黨領導下實現當家作主的民主權利的重要途徑。我國的政治參與有多種途徑,如民主選舉、意見徵詢等,通過這些形式使黨的執政方略和各級政權的法律法規、政策能夠準確地反映和代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擴大有序政治參與是當下我國民主政治建設與政治體制改革的重點,相信十七大之後,在這一領域還會邁出新的步伐,進行新的探索。

  政治協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一個優良傳統、一大優勢。與競爭性選舉相比,政治協商有利於不同利益群體的利益協調與整合,有利於化解利益群體之間的分歧與對立,有利於社會整體利益的形成與實現。尤其是處於工業化、現代化進程中社會利益關係迅速變化、經濟社會結構變動不居的轉型時期的國家,政治協商是較為適合、較為有利的民主形式。

  民主監督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人民群眾行使民主權利的重要體現。特別是在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民主監督作為一種重要的民主政治形式的意義就更加突出。民主監督是保障人民賦予執政黨、國家權力機關和政府機關的各項權力不變質,保證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的根本方法。從一定意義上講,民主監督是現階段我國民主政治發展的關鍵。只有實行有效的民主監督,其他的民主形式才能真正發揮效力。

  十七大繪就了未來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藍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實踐是民主政治和一切事業發展的動力,相信沿著十七大指明的方向,深化政治體制改革,中國的民主政治必將繼續發展,在探索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道路上取得新的成就,為人類政治文明作出更大的貢獻。(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副所長、教授)

 
編輯:李艷波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