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6月7日電(記者周婷玉)基於目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新形勢,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曾光日前接受採訪時指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反季節傳播能力超出預期,儘管中國已大大降低其傳播速度,但仍需克服對甲型H1N1流感的“防範疲勞”。
截至6月6日19時,中國內地共報告70例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而且還出現了二代病例。
“北半球疫情沒有因為入夏而根本緩解,甲型H1N1病毒的反季節傳播能力的確超出了很多科學家的預期。”曾光說,目前中國輸入性病例全部都是在國外感染的,反映了病毒正在疫情輸出國廣泛傳播,傳入其他國家的機會越來越多。這種跨國傳播的現象是歷次大流感流行的通常模式,這次有別於以前的僅僅是由於各國加強了流感監測,能夠不斷發現輸入性病例並予以控制。
曾光指出,發生輸入性病例後往往會發生二代病例。這是因為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種新型流感病毒,人群對其普遍缺乏免疫力,容易引起人際間的傳播。世衛組織公佈的一些數據顯示,季節性流感的續發率在10-15%之間,而甲型H1N1流感的續發率在22-23%之間,其傳染性強于季節性流感。
“目前中國在發現和控制輸入性病例和減少二代病例方面顯示了強大的監測和預防控制能力,大大降低了甲型H1N1流感的傳播速度,使中國處於有利的防治形勢。”曾光說。
但他同時指出,強大的應對能力,只能及時發現和有效控制症狀明確的輸入性病例,不能改變輸入增多的現實,也不能杜絕二代病例的發生。由於甲型H1N1流感病例在潛伏期末即有傳染性,還有一部分感染者症狀輕微甚至不發熱卻可以起到傳染源的作用,因此每個國家都有可能突然發現本土傳播,中國也難以例外,對此中國也已有對策。
曾光說,中國近期出現的本土二代病例,均能夠找到明確的傳染源和傳播鏈,對二代病例的密切接觸者也可以進行追蹤並採取醫學防控措施,因此疫情仍在可控範圍之內,公眾不必恐慌。但目前還難以判斷是否會出現全國較大範圍病毒的持續人間傳播和基於社區水準的流行和暴發。
目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仍在中國制定的防控策略和措施的可控範圍之內,中國防控策略沒必要做出大的調整。中國將繼續堅持“外堵輸入、內防擴散”的防控策略。針對將來可能出現的較大範圍的持續人間傳播或基於社區水準的流行和暴發,5月27日衛生部已經印發了相關文件,用於指導各地實際工作。同時,衛生部也在組織制定國家流感大流行防控應急預案,以及針對國家、城市以及社區水準等不同層面的流感防控方案。
曾光指出,出現二代病例後,主要應由公共衛生工作者從事專業應對,公眾不必恐慌,但仍需保持一定的警惕。公眾應掌握這一疾病的症狀、傳播途徑、預防措施等相關知識,還要及時了解權威的疫情資訊,做到主動保護、主動申報、主動就醫。防控甲型H1N1流感是一場“持久戰”,每個人都要克服對甲型H1N1流感的“防範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