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星島日報:匠心獨運促名畫合璧展現兩岸互信

時間:2011-05-27 11:05   來源:人民日報

 

   5月11日,《富春山居圖》(剩山圖)赴臺合璧展覽點交啟運儀式在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舉行。作為浙江省博物館鎮館之寶的《富春山居圖》(剩山圖),這是第一次離館赴境外展覽。圖為浙江省博物館講解員講解《富春山居圖》。中新社發 汪恩民 攝

  中新網5月26日電 深受兩岸矚目的名畫《富春山居圖》6月2日將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合璧登場,加拿大《星島日報》當地時間25日刊出社論說,兩岸文物交流久久未能實現,是信心問題。兩岸選擇展品方面也別具匠心,選出分居兩地的《富春山居圖》在臺重逢合璧,是具有極大的象徵意義。這幅經過660多年滄桑的劇跡,首尾歷300多年的分隔,最終竟能在臺灣重逢,合璧展出,是文化大事,也是政治大事。

  文章摘編如下:

  元四大家之一的黃公望(1269──1354年)名畫《富春山居圖》兩截六月在臺灣合璧,這幅經過660多年滄桑的劇跡,首尾歷300多年的分隔,最終竟能在臺灣重逢,合璧展出,是文化大事,也是政治大事。

  《富春山居圖》是黃公望在元至正七年即1347年隱居富春山時開始動筆,歷時逾3年完成,是長600多釐米的紙本水墨畫。是卷是為友人“無用師”而作,完成時黃公望已82歲,此畫是他傳世作品一件精心傑作。圖在明代歷經沈周、董其昌兩大畫家收藏,許多畫家曾作臨摹。十七世紀時畫落藏家吳洪裕之手,臨終前囑家人將此畫焚燒殉葬,所幸其從子吳靜安在吳洪裕彌留之際,及時易以別卷付火,但此圖卷首部份已遭火毀損,卷著燒焦部份不得不割去,其餘倖免于難。火毀部分後來也作修補,另作裝裱,題為《剩山圖》保留下來,現存浙江博物館。圖卷主要部分1746年流入清宮內府。

  《富春山居圖》逃過火毀噩運,在清宮時也很幸運,逃過了乾隆皇帝滿紙題款蓋印一劫。原來乾隆聞此畫大名,急於網羅,終於如願,其實他所得只是倣本,他得畫後馬上在畫上空白處品評題字,共題了五十五處,結果使整卷畫變得面目全非。到真跡入內府時,他卻以為是倣品,使這真跡又逃過大難。目前兩幅真與倣的《富春山居圖》都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北《富春山居圖》主圖與浙江的《剩山圖》合璧展出,在兩岸政治氣氛平和下,雙方經過長期討論。浙江方面尤為努力玉成,到去年溫家寶總理振臂一呼,終獲進展。隨後浙江省長呂祖善訪問臺灣時,明確表達浙江方面意願,兩岸今年初終達成初步協議。浙江省委書記以應中國國民黨的邀請為名,率600人代表團訪台,除促成《富春山居圖》合璧展出外,並作多項教科文交流,可謂意義重大。

  兩岸的故宮藏品交換展出會談其實早就開始,兩地的藏品各有韆鞦,特色的不同十分明顯。

  1949前,國民政府將故宮藏品運往臺灣,當時挑選最精品先運送,所以臺北故宮的收藏,無論是書畫、瓷器、銅器、工藝珍品,都是最精美的,但因局勢緊急,時間倉猝,所以大型的古物及較粗糙的陶瓷品(不一定價值低的),都來不及運送,所以臺灣藏品雖是精選,但卻不是最完備的。而北京方面,1949年以後尤其是周恩來在世時期努力蒐購流失海外及藏於民間的國寶,加上以後不斷出土的文物,在大陸的藏品,則非臺灣所及。始去年在香港展出的北京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即是。

  兩岸文物交流久久未能實現,是信心問題,臺北方面恐故宮文物送展後,大陸以收回故宮失物為理由扣留,責任和後果都難以承擔,故遲遲不開綠燈。北京方面力表誠意,雖未獲保證臺方會回報送展,仍然作出重要的第一步,實在難得。選擇展品方面也別具匠心,選出分居兩地的《富春山居圖》在臺重逢合璧,是具有極大的象徵意義。

  選擇黃公望此圖,可能更具另一象徵意味。按元朝的大畫家黃公望本不姓黃,這位後來自號“大癡老人”的大師原本姓陸,出生於江蘇常熟,七八歲時為浙江溫州的黃氏收養,教育成人。記載說當時黃先生渴望此宗領養,頻說:“黃公望子久矣!”所以孩子就掉陸姓,改名黃公望,字子久。今次兩岸對兩截圖合璧,也是“企望久矣!”終能成事。希望今次交流,為日後雙方文化合作鋪平坦道,並促進兩岸政治和諧。

編輯:普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