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桃園縣各類地形

  時間:2008-05-13 15:20    來源:台灣網     
 
 


  臺地地形

  高而平坦的地形稱為臺地,桃園縣的面積中,有一半屬於臺地地形,分屬桃園臺地、林口臺地與湖口臺地,其中以桃園臺地所佔的面積最大。

  林口及湖口臺地頂部的高度分別在300及250公尺左右,這些臺地地形早期都是各大河川在流出山地時堆積成的廣大沖積扇,後來受造山運動影響,地殼慢慢抬升而形成現今的地形,因此只要向下挖,都可以發現厚層的紅土及圓的礫石層,這些礫石層即是臺地為以前河流所堆積成的最好證明。

  林口及湖口臺地地勢較高,邊緣受侵蝕使地勢起伏較大,這幾年大量被開發成高爾夫球場。桃園臺地則因地勢較低,侵蝕少,地勢平坦,成為北部地區最重要的稻米產地。早期為了儲水灌溉,辟築了許多“陂塘”,成為一大特色,近二十年來也成為大面積設施的辟建場所,中正國際機場、觀音及大園二大工業區即利用廣大平坦的臺地修建而成。

  海岸地形

  桃園縣的海岸北起蘆竹鄉海湖附近,西南至新屋鄉蚵殼港,呈東北東-西南西走向,略呈向外凸的弧形,全長約43公里,曲折度不大,僅各河口附近有凹入的河口或舄湖地形,缺乏天然良港,竹圍及永安漁港為人工圍築防波堤而成。

  

  海岸組成物質以沙、礫石及珊瑚礁為主。

  1. 沙岸:佔桃園縣海岸大部分,海底平淺,退潮時露出寬廣的沙灘及沙洲。

  2. 礫岸:分佈在北段海湖至竹圍沙侖一帶,海灘由粗大礫石組成,海岸坡度較陡,波浪侵蝕陸地的能量較大。

  3. 珊瑚礁岸:分佈區域北起大園內海,南至新屋永安附近,退潮時局部露出珊瑚礁及藻礁,尤以觀音海水浴場南側最為典型。

  桃園縣海岸沙丘地形發育良好,高可達十公尺左右,分成數列平行海岸分佈,昔日木麻黃等防風林生長高大茂盛,有“綠色長城”之稱,近年由於酸雨及鹽份影響,已不復見。但高大的沙丘,柔細的沙灘,仍然是吸引人們賞景弄潮的好去處,臺省十五號省道即沿該縣海岸平行,另有小路由省道分出,皆可通達海岸。

  海岸珊瑚礁、藻礁地形

  一般來說,珊瑚礁形成于熱帶或副熱帶海域,其形成條件包括適宜的海水溫度,充足的陽光,海水要乾淨,無大河川注入海帶來泥沙,海水也要經常流動,帶來眾多的浮游生物。

  臺灣南部的墾丁、澎湖群島、綠島、蘭嶼周圍均有珊瑚礁海域,構成獨特的生態。桃園縣的西北海岸,北從大園鄉的內海村經觀音鄉,南至新屋鄉,均有零星珊瑚礁層分佈,最大的一片位於觀音海水浴場南側,退潮時,露出長約有百公尺,寬約二十公尺的黃褐色礁層,經海水侵蝕,已有海蝕溝出現。

  數據顯示,這些均為五千多年前,地球冰河期結束後氣候較溫暖,海水位比較高時形成的。由於氣候環境的改變,現今已無珊瑚生長,因此這些礁層可說是地球歷史環境變遷遺留下來的紀念物,故深具意義。除了珊瑚礁層,此段海岸也可撿到許多被海浪打上來,有美麗圖案的珊瑚礁塊,可觀賞把玩。要觀賞這些珊瑚礁,只要沿臺十五線或濱海的公路前行,找到連接海岸的小路至海濱即可,但必須先了解潮汐狀況,因為只有在退潮時,它們才露出來。

  觀音鄉海岸是臺灣西海岸面積最大、生長最好的藻礁區,臺當局“內政部”營建署將觀音至大園的海岸列為“海岸自然保護區”,珍貴藻礁、灘地都將劃設為保護區。

  根據特有生物研究中心調查,觀音鄉保生村海岸有片長5公里、寬500公尺、高4公尺的藻礁地形,其中小飯粒溪到新屋溪間的海岸,是目前島內發現面積最大、生長最完整的藻礁地形;藻礁是由紅藻和綠藻等石灰藻類經膠結和鈣化作用,沉積碳酸鈣形成,生長速度緩慢,1年只長0.1至0.2公分,觀音海岸的藻礁規模,估計至少要2000年。

  河流

  從數目上看,桃園縣河流有二十余條,但除了大漢溪外,其餘均為切割各臺地的小河,這些河流長度短,水量少,其中流域面積最大的為南崁溪,其餘皆呈放射狀,向西及西北流入臺灣海峽,漲潮時成一積水的舄湖,臺地開發早期曾為渡海開墾的船舶停留的地點,大園鄉的許厝港即為其中最大者。

  大漢溪舊名大嵙崁溪,其最長的源流泰崗溪發源於雪山山脈品田山(海拔3536公尺)北麓,次長的源流白石溪發源於大霸尖山(海拔3490公尺)及江澤山(或稱伊澤山,海拔3296公尺)北麓,兩溪于新竹縣秀巒會合後稱為玉峰溪。北流至玉峰附近折向東流,進入桃園縣境內,于巴陵附近與東來的三光溪會合後,始稱大漢溪。隨後蜿蜒北流至羅浮附近,再折向西流,至角板山河階(復興鄉澤仁村)附近,進入石門水庫沒水區,由此至石門大壩間,實際上是一個人工湖。于石門出峽谷(今石門大壩址所在)後,折向北北東方向,經大溪、鶯歌、三峽、樹林等鎮後,進入臺北盆地,于板橋江子翠附近,匯流新店溪後,始稱淡水河,而在淡水與八里間注入臺灣海峽。全長約135公里,流域面積1163公里,為臺灣北部第一長河。

 
編輯:賀晨曦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