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原是平埔族道卡斯族人的活動範圍,在清朝,福佬、客家、漢移民先後遷入;國民黨當局來臺後,又移入了外省的軍民;至科學園區建立後,從事科技研究與作業的大量人口又接著進入。在多樣性的外來人口遷徙進入之下,新竹人對於土地的認同有著不同的感受。
第一波漢移民潮發生於1691年(清康熙三十年)時,由王世傑率領其家鄉福建泉州的族人182余人,進入新竹墾拓,開啟了漢人入墾新竹之始,更精確的說,應是福佬人入墾新竹的開始。
第二波來到新竹的移民是客家人。從1725年(清朝雍正三年),廣東陸豐人徐立鵬至當時竹塹社西北方的紅毛港、新莊仔開始,有許多客家人陸續至今日的新竹、竹北、新豐、香山等地墾拓,形成了第二波的移民潮。
1949年,隨國民黨當局來臺的外省軍民又出現了一波移民潮。當時新竹有空軍基地等軍事設施,官士們的眷屬先被安置在日本政府撤退後的房舍或學校內,後才另建眷村安置軍民及其眷屬。
清華大學及交通大學相繼于1956年、1958年在新竹復校,而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成立,更進而促成了1980年新竹科學園區的成立,使得新竹成為國際科技產業的櫥窗。尤其是科學園區的成立,所提供的就業機會與環境,吸引了眾多科技人移居新竹,由工業化而產生的城鄉移民,形成了第四波移民潮。
由福佬人、客家人、外省軍民以及科技人所形成的第四波移民潮,使新竹擁有多樣性性格的居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