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8月12日將在深圳拉開帷幕。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這座年輕而富有創意和活力的城市是否已經做好準備?即將開幕的大運盛會將有何新意?大運籌辦過程給深圳帶來什麼變化和影響……
在深圳大運會即將開幕之際,深圳大運會組委會副主席、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王榮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深圳全市上下已經準備就緒,不僅一批現代化的運動場館、完善的技術設備和訓練有素的運作團隊全部到位,而且借助籌辦賽事,深圳提升了城市功能,優化了城市管理,改善了人民生活。
與北京奧運和廣州亞運“不一樣”的辦賽之路
新華社記者:在北京奧運會和廣州亞運會相繼成功舉辦之後,深圳大運會的籌辦工作有什麼與眾不同的新理念和新思路?
王榮:北京奧運會和廣州亞運會的巨大成功,充分體現了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展示了改革開放的巨大成果。我們認真學習借鑒奧運會和亞運會的成功經驗,進而創新提煉出“從這裡開始,不一樣的精彩”的核心理念,希望對重大國際活動舉辦模式有所改革、創新。
此次深圳大運會開幕式將圍繞“回歸體育、回歸儀式、以大學生為主體”,不攀比排場、不攀比投入、不攀比豪華,不搞煙花表演。閉幕式的場地確定在深圳“世界之窗”主題公園舉行,開創了國際綜合性運動會在主題公園舉辦閉幕式的先例,以公園的國際化定位切合大運會“世界性”特色。
在火炬傳遞方面,除火炬實體傳遞外,大運會還在全球大型體育賽事中首次開展火炬“虛擬傳遞”,如今參與網民總人數已突破940萬。
虛擬火炬傳遞形式新穎、時尚,傳遞規模和社會反響遠遠超出預期。
在志願服務方面,我們把“舉辦大運盛會”與建設“志願者之城”相結合,構建由賽會志願者、城市誌願者、社會志願者組成的志願服務體系。眾多義工“紅馬甲”活躍在城市各個角落,818個“U站”為市民和遊客排憂解難。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市中小學開展的“小手拉大手,志願迎大運”活動,不僅帶動了近90萬家長參與志願活動,而且把文明的種子埋到了青少年心中。
新華社記者:在辦會模式方面,深圳大運會是否探索出一些籌辦重大活動的新機制?
王榮:我們將賽事籌辦與賽後利用緊密結合,既保障賽事又服務發展。大運會的場館建設和設備利用“能改不建、能修不換、能租不買、能借不租”,60個正式場館中新建的只有22個,其餘近2/3都是對原有場館進行維修改造;很多場館和運作團隊的辦公設施和用品都是臨時租用,或是直接從相關單位借用,大大減少行政運作費用。
我們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和企業力量,減少政府的直接投資。大運會開幕式所在地深圳灣體育中心由華潤集團投資建設,採取市場化的運作方式,提高了建設效率。大運會尚未開幕,其商業演出的預約已經排到年底,消除了場館利用的後顧之憂。
運動員賽會期間所住的大運村與深圳資訊技術學院同步規劃建設,賽後大運村將作為學院的校園和學生宿舍使用。還有11個新建和15個改造的大運場館位於學校範圍內,大運賽事結束後將轉交學校使用。這樣“一舉兩得”,既節儉又實用,避免了賽後可能出現的場館空置等遺留問題。
籌辦世界大賽提升城市國際化水準
新華社記者:2006年5月,深圳公佈申辦大運會口號“深圳,與世界沒有距離”。這5年來,籌辦大運會對深圳的國際化產生了什麼樣的推動作用?
王榮:2007年1月,深圳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把舉辦大運會作為最佳舞臺,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向世界展示特區人敢為天下先的形象,展示深圳開放、多元、包容、創新的城市品質,展示深圳乃至中國改革開放發展的輝煌成就。
去年5月,我們明確提出了“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先進城市”的戰略目標,但客觀上深圳離這一目標還有一定差距。這種差距主要不是體現在“硬體”上,而是更多體現在“軟體”上,特別是在城市的國際化氛圍、國際知名度、國際影響力等方面,深圳與世界先進城市差距還比較明顯。
我們即將迎來有“小奧運會”之稱的大運會,這為深圳加快推進國際化進程提供了重大機遇。152個代表團、超過12000名運動員和隨隊官員報名參賽,規模在大運會歷史上是空前的,也是深圳建市以來舉辦的最大規模綜合性國際賽事。
更何況,深圳大運會期間的國際交流十分密集。國際大體聯換屆代表大會也將在深圳召開,新一屆的大學生體育聯合會將在這裡產生;世界大學校長論壇將有來自國內外的200多位大學校長圍繞高校辦學模式、現代人才培養進行深入研討;世界青年聯歡節、中歐青年論壇、世界大學生沙灘音樂節等眾多青年交流活動也將陸續展開。
因此,在大運籌辦過程中,我們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向海內外集中展示深圳改革開放的窗口形象、充滿創新活力的城市魅力和開放包容的國際化城市形象。
大運場館在籌備建設之初,就向海內外廣泛徵集設計方案,大運中心“水晶石”的創意來自德國公司,深圳灣體育中心“春繭”的外形由中日聯手設計;大運吉祥物的多個參選作品出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設計師之手;在大運會志願者的隊伍中,有1300多名來自港澳臺、歐盟、俄羅斯等地的志願者。
同時,為迎接大運會到來,深圳開展“深圳市民講外語”等活動,加快推動道路標識的中英文雙語化、通關口岸的改造提升、落地簽證範圍的擴大等,營造了國際化的生活環境和營商環境。
4年來,深圳大運會官方網站共吸引超過1000萬次的海外點擊量,有力地提升了城市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總而言之,大運會的舉辦,讓深圳不僅進一步完善了國際化城市的硬體條件,而且在國際化氛圍、國際知名度、國際影響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
為城市發展留下民生福利和制度遺產
新華社記者:在辦好國際賽事之餘,籌辦大運會給深圳的城市發展帶來了什麼樣的變化?
王榮:我們力爭通過籌辦大運會的過程,使深圳的城市面貌實現更大變化,以“辦城市”保障“辦賽事”,以“辦賽事”推動“辦城市”,既爭一時,更爭長遠。
比如,配合大運會的舉辦,提前規劃、如期建成了城市軌道交通二期、廣深港客運專線、深圳北站、深圳機場二跑道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使城市功能得到顯著提升。軌道交通二期開通以來,日均客流量達175萬人次,最高日均客流量215萬人次,部分主幹道車流量較地鐵全網開通前下降20%左右。
又比如,為扭轉前些年一些河流嚴重污染的局面,深圳新建了一批污水處理設施、地下管網,全市污水處理能力比2005年提升了1.2倍,污水再生利用率從2005年的不足1%提升到目前的30%,深南大道等主幹道的綠化用水目前已用上再生水。
新華社記者:您曾經公開說,要讓所有市民感受到大運會的好處,那麼深圳如何將“辦賽事”的成果惠及廣大市民?
王榮:通過大運會的籌辦,深圳的體育設施建設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在原有的6個市級、31個區級場館的基礎上,一下子新增22個現代化的體育場館,讓市民可以更多地享受運動健身的樂趣。
又比如,圍繞大運會開展的市容環境提升行動,不僅扮靚了城市的主次幹道,而且將環境提升從主幹道延伸到社區、延伸到群眾身邊,並實施各類城中村的綜合整治,讓市民擁有一個潔凈、有序、宜人的生活環境。
再比如,近兩年建設和改造的335公里的區域綠道、深圳灣濱海休閒帶、城市中心公園、大運山自然公園等讓市民享受到更加綠色、健康的都市生活。
還比如,大運開幕前,全市新建了80個社區服務中心,每個面積都在400平方米以上,從助老助殘到協助解決家庭問題,從為困難家庭提供救助到拓展青年就業途徑等,共提供10多個服務項目,給社區居民帶來不少便利。
新華社記者:深圳大運會的籌辦歷程,除了改善城市硬體設施和生態環境之外,是否也能為這座城市留下什麼制度遺產呢?
王榮:為了迎接大運會,保障交通暢通和空氣品質,深圳近期在全社會開展“綠色出行、停用少用、給力大運”活動,號召廣大車主朋友在大運會期間主動停用、少用機動車。這樣既保障了大運會的交通暢順,也照顧了不同市民群體的出行需求,還能發揮市民的主動參與意識,更好地提升和展示深圳市民的文明素養。
這一活動引起社會的熱烈響應,目前已有超過38萬機動車主自願申報停駛。初步統計顯示,目前全市擁堵路段和擁堵時間減少約30%,主幹道平均車速提高了12%,路網車流量減少近20%。對於這次活動的嘗試,我們將進行總結,力爭形成新時期社會自我調節的新機制,探索社會管理創新的新模式,從另一個角度增添深圳這座城市“不一樣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