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運代表團名單解讀:傳統名校漸成大運骨幹

時間:2011-08-12 19:40   來源:新華網

    傳統名校漸成大運骨幹

    在為中國大運代表團貢獻了運動員的110所高校中,北京師範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復旦大學和廣東工業大學都有20人左右入選,是名副其實的輸出大戶,這與這些學校常年打造品牌項目有著直接關係。

    中國大運男足以北京理工大學為班底,這支已參加了五年中甲聯賽的學生軍,一直扛著中國大學生足球的大旗。主教練金志揚曾帶領北理工參加了2003年的大邱大運會和2005年的伊茲密爾大運會。六年後,北理工捲土重來,當年的隊長袁微已是北理工的博士、球隊的助理教練。

    在中國代表團幾支集體項目隊伍中,都是以一所高校的隊員為主力框架的,比如復旦大學的排球隊、北京師範大學的女足和廣東工業大學的男子籃球。

  胡凱之後是王宇 大學生運動員越來越多

    從2005年伊茲密爾大運會開始,教育部取代國家體育總局負責中國大學生體育代表團的組團工作,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運動員有機會代表中國大學生走上大運會的舞臺。之前,清華大學培養的“眼鏡飛人”胡凱就曾在土耳其奪得了男子百米的金牌。

    胡凱之後,擔任本屆大運會中國代表團旗手的王宇,也是一名從小學、初中、高中,一直念到清華大學的大學生運動員。

    1米89的王宇在珠海三中畢業前,一直沒有接受過專業的田徑訓練。而當業餘的王宇輕鬆跳過1米90後,他來到了清華附中馬約翰特長班。如今,最好成績2米28的王宇已是清華大學大一的學生。

    在中國代表團505名運動員中,像王宇這樣接受過完整教育的大學生運動員已越來越多,他們代表著中國大學體育、學校體育的未來。

編輯:李典典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