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0時起,4600萬立方米水將從山西省、河北省的8座水庫,經過10至30天的不息奔流後注入密雲和官廳水庫。同時,北京白河堡、遙橋峪水庫也將向密雲水庫輸水,以確保首都的供水安全。
今天,河北省雲州水庫率先提閘,水流將以每秒6立方米的速度,沿白河經河北省赤城縣至北京延慶縣白河堡水庫,最終將1600萬立方米水注入密雲水庫,輸水線路全長約75公里,預計12天后到京。15日、16日,山西省冊田、東榆林水庫,河北省壺流河、友誼、水溝口、太平莊、響水堡水庫也將陸續開閘,分別流經桑幹河、洋河,將3000萬立方米水送入官廳水庫。
北京已連續8年乾旱。今年1月1日至9月15日,全市累計降水426毫米,比去年同期少7%。由於汛期降雨主要集中在城區,水庫增加蓄水不多。截至10月11日,密雲水庫蓄水10.6億立方米,官廳水庫蓄水1.28億立方米。
據市水務局負責人介紹,根據國務院批准的《21世紀初期首都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規劃》,從2003年開始,山西、河北兩地每年向北京輸水,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北京城市生態用水和工業用水的緊張,保持了流域間水資源平衡。此次調水由21世紀初期首都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協調小組統一組織協調,結合今年官廳、密雲水庫上游水庫降水情況,確定此次集中輸水量為4600萬立方米,其中向官廳水庫集中輸水3000萬立方米,向密雲水庫集中輸水1600萬立方米。
為了保障輸水順暢和水體清潔,京晉冀三省市進行了河道疏浚和巡查工作,重點路口和橋梁有專人值守,保證沿岸居民安全。為了保證水質,水務部門已在冊田、壺流河、雲州、官廳和白河堡水庫沿線及進出口區設立了8個監測站,全天候對總磷、高錳酸鹽指數、氨氮、揮發酚、汞、氟化物、糞大腸菌群、鎘共8項主要指標進行監測,保證百里之遙入京水的水質符合標準。
相關連結
本市連續五年每年節水1億立方米
北京近年來加大節水力度。全市年總用水量從2000年的40.6億立方米下降到2005年的34.5億立方米,連續五年實現每年節水1億立方米。
北京是水資源緊缺城市,全市每人平均水資源佔有量不足300立方米,僅為全國每人平均的1/8,世界每人平均的1/30,遠遠低於國際公認每人平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下限。
在節水型社會建設中,北京市注重從基礎工作抓起,實施全面的計量管理。地表水取水口全部加裝實時用水監測計量裝置,全市4萬多眼機井安裝了水錶,部分區縣實行了IC卡計量收費。2005年,7.8萬戶城區平房居民安裝了“一戶一表”。全市4.2萬眼農用機井,裝表率達到96%。基本達到了“一井、一表、一卡、一號、一數”,實現了農業用水計量方式的突破。
節水器具已在本市全面普及。陶瓷晶片、變距式、自閉式等新型水龍頭,以及小容量、雙控式抽水馬桶等節水器具在居民家庭中的普及率已達到77%,其中城區80%,遠郊區73%,每年可節約510萬立方米水。
此外,本市加大再生水和雨水利用。到2008年,全市將建成11座再生水廠,日生產再生水88萬立方米,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50%。2010年全市利用再生水將達到6億立方米。今年,市區已投入使用的雨水利用示範工程85個,利用汛期集雨150萬立方米。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閆雪靜 俞亞平 鄭秋麗)
編輯:大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