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整治20條小流域,平均每平方公里治理投入50萬元。昨天下午,記者從市政府轉發市農委《關於推進山區小流域綜合治理和關停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的意見》中獲知了上述消息。
據調查,本市共有547條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積6640平方公里。截至2005年底,256條小流域、3713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積得到初步治理,仍有291條小流域、2927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積未得到有效治理。
根據規劃,“十一五”期間,本市將計劃每年整治20條小流域,平均每平方公里50萬元的標準,進行生態清潔型小流域治理。到2010年,綜合治理50條生態型、清潔型小流域,完成水土流失綜合防治面積1000平方公里,使56%的小流域得到治理、80%的水土流失面積得到有效治理。
此外,到2010年,自然保護區面積佔全市國土面積的比例將從現在的8%提高到10%,而納入規劃的4910公頃山區宜林荒山也將基本實現綠化,並啟動關停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程,"十一五"期間,通過清理尾礦廢渣、恢復植被等工作,消除關停廢棄礦山的地質災害隱患,最終完成3667公頃的修復工作。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周奇)
編輯:大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