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06年多哈亞運會
字號:
北京擬徵收汽車排污費 十一五時期環保規劃發佈

  時間:2006-12-01 10:38    來源:     
 
 

  “十一五”期間,北京將考慮制定辦法對機場噪聲、機動車尾氣徵收排污費。同時要建立決策失誤造成環境重大事故的領導幹部離任核查機制,嚴厲追究其責任。

  昨天,市環保局發佈的《十一五時期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規劃》提出了上述設想。

  根據規劃,到2010年,北京中心城市大氣環境品質基本達標,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濃度達到國家標準;主要地表飲用水水源水質保持達標,官廳水庫初步恢復飲用水源功能。

  【規劃解讀】

  關於責任問題——核查離任幹部防短期行為

  規劃:堅持和完善各級政府環境目標責任制,完善環境綜合整治目標管理體系,將環境品質改善幅度、污染物排放總量削減率等指標納入考核評估的重要內容。

  措施:“十一五”期間,本市將建立幹部離任核查機制,對因決策失誤造成環境重大事故和嚴重干擾環境正常執法活動的領導幹部追究責任,以避免急功近利,克服短期行為和地方保護主義。

  市環保局副局長杜少中說,從近些年北京的實際情況來看,存在這種情況或者苗頭,但“得到處理的不多”。

  關於車輛污染——北京考慮徵收汽車排污費

  規劃:進一步提高本市機動車新車排放標準,2007年輕型柴油車新車執行國家第IV階段排氣污染物排放標準,2008年輕型汽油車、輕型燃氣汽車、重型柴油車執行第IV階段排放標準。

  措施:本市將嚴格控制油品品質、加強在用車管理、完善機動車環保標誌管理,力爭在2008年前淘汰1995年以前投入使用的高排放車。

  另外,本市將率先對機場噪聲、機動車尾氣排放徵收排污費。杜少中表示,北京爭取在“十一五”期間制定相應的實施辦法,真正實施還必須通過國務院同意。

  關於噪聲污染——售房前必須公佈隔聲情況

  規劃:通過修訂實施噪聲污染防治辦法,解決一批重點噪聲擾民問題,使重點道路的交通噪聲、建築施工噪聲和社會生活噪聲等污染得到緩解。

  措施:2010年前,北京要建立一套全新的聲環境自動監測系統,並將編制市民能查詢的城市噪聲地圖。開發商在售房前,必須向消費者公佈有關部門認定的建築物所在地聲環境狀況以及建築隔聲情況。“十一五”期間,北京將在五環路以內地區開展交通噪聲污染治理,在城市建成區特定範圍內實施列車禁鳴。

  關於大氣污染——施工工地開徵揚塵排污費

  規劃:“十一五”期間,通過改善能源結構、控制燃煤總量、減少機動車排放、加強環境綜合治理等措施,全面削減污染物排放。2010年前,建成長慶氣田至北京第二條輸氣管道及市內配套工程。

  措施:中心城區內不再建設化石燃料發電廠,老城區內小煤爐力爭在2010年前用清潔能源代替;中心城區約2800台20噸以下燃煤鍋爐2007年前完成清潔能源改造;加強對工程渣土運輸車輛在運輸途中的遺撒、滴漏等污染行為的檢查和處罰;對施工工地開徵揚塵排污費,對揚塵污染嚴重的工地依法處罰或停工整頓。

  關於水系整治——官廳水庫將成為飲用水源

  規劃:到2008年,消除北旱河、清河等30條河道沿線1000多個排污口。同時,六環路以內,200公里河湖水系整治完成,告別臭河,恢復歷史的清流河系。

  措施:2008年完成密雲、懷柔和官廳水庫一級保護區共362平方公里內41個村的污水和垃圾治理,使得官廳水庫水質達到III類以上,2010年官廳水庫初步恢復飲用水源功能。中心城新建北苑、東壩等5座污水處理廠,新建、擴建順義中心區、亦莊等15座新城污水處理廠。計劃在中心城新建11座中水處理廠。

  關於垃圾處理——餐廚垃圾分類收集和處理

  規劃:“十一五”期間,將把垃圾分類作為對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的重要工作,建立分類收集和利用體系,突出餐廚垃圾的分類收集和處理利用。提高農村地區垃圾收集、清運能力。

  措施:新建朝陽區高安屯、通州區董村等4座餐廚垃圾處理廠,全北京市將新增餐廚垃圾處理日能力1200噸。在通州、大興等地新建7座小型垃圾轉運站,擴建朝陽大屯垃圾轉運站,北京市將新增垃圾轉運能力每天4860噸。新建、擴建安定、大杜社等10座垃圾衛生填埋場以及昌平阿蘇衛等16座垃圾焚燒綜合處理廠。

  關於奧運保障——與周邊地區建立協作機制

  規劃:預防和處理奧運會期間的空氣品質不達標以及各類環境突發事件,加強對與奧運賽事相關環境要素特別是空氣品質的監控和預報。

  措施:燃煤鍋爐的脫硫、脫氮、除塵設施的安裝;重點污染源壓產、限產;施工工地管理、道路清掃等揚塵污染控制;機動車標誌管理、嚴格控制機動車尾氣排放,以及限行等控制措施。對水、氣、聲、危險廢物、放射源等污染源和處理設施的監管;加強與周邊地區的合作,建立大氣、水等區域協作保障機制。

  關於電磁輻射——電臺、電視臺將進行搬遷

  規劃:“十一五”期間北京將進一步優化和規範行動通訊基站的建設和佈局,對不符合要求的行動通訊基站進行整改,努力減小行動通訊基站電磁輻射影響。

  措施:北京擬在“十一五”期間著手對中央人民廣播電臺(582甲臺、582乙臺部分)、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和月壇老中央電視塔這3個發射臺(站)進行搬遷。對已引起周邊居住區電磁輻射水準增高的廣播電視發射設施實施搬遷和綜合治理,2008年前建成並運作城市放射性廢物存儲庫。起草北京市110千伏以上高壓輸變電設施的建設環境保護技術規範。
 
  (來源:北京娛樂信報)

                              編輯:大徐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