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部副部長、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三十日下午表示,北京故宮擁有的一百五十萬件館藏文物將印成目錄和精品圖錄向社會公佈,以方便公眾查閱。
由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主辦的“中國科學與人文論壇”當天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鄭欣淼應邀發表題為《故宮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演講,並在演講後回答聽眾提問時透露了上述資訊。
他說:“我們為國家保管著最珍貴的一筆國有資產,把(故宮收藏文物)目錄和精品圖錄公佈給社會,大家過幾年可以檢查保管的情況怎麼樣,它在不在,有沒有受損失,這也是對國家和社會負責的態度。”
這位故宮“掌門人”稱,故宮作為世界文化遺產,故宮博物院擔負著其維護和保護的任務,投資十九億人民幣、為期十九年的故宮“大修”工程已經啟動。到二〇〇八年奧運會前,一百多年從未動過的故宮中軸線上建築會有大的改觀。
作為“故宮學”概念的創始人,鄭欣淼主張對故宮這一中國古代藝術品寶庫進行了多學科、多層次、多角度的學術研究。他認為,將故宮所有文物目錄印刷成冊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有些文物可能永遠也不會展出,但通過公佈目錄,相關研究者可根據查閱目錄到故宮來接受專門的幫助。另一方面,將故宮館藏文物目錄印刷成冊,還有利於整合故宮學研究資源,促進該學科取得突破性進展。 (來源:中國新聞社 作者:傅蕾)
編輯:大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