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博鰲十月十八日電 題:海南緣何欲牽手臺灣
——海南省政府副秘書長王一新暢談兩島更緊密經貿關係構想
中新社記者 王辛莉
兩岸農業合作論壇上,一本名為《牽手臺灣——海南臺灣經濟比較與合作研究》的著作提出建立海南臺灣更緊密經貿關係的構想,引起與會嘉賓和媒體的關注。
海南緣何欲牽手臺灣?
“海南島和臺灣島是鑲嵌在中國版圖上的兩顆璀璨明珠,有著相近的自然和氣候條件,”《牽手臺灣》作者、海南省政府副秘書長、政府研究室主任王一新感言:“與臺灣‘對標’,是一撥撥海南人加快瓊島經濟發展的動力!”
一九八四年,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提出開發海南島的宏偉構想,“海南島和臺灣面積差不多……海南島好好發展起來,是很不了起的”。
一九八七年,建省辦經濟特區前夕,中科院提交《海南經濟發展戰略研究報告》,明確將海南長期發展目標瞄準臺灣,並提出兩島要互補、協作。
王一新表示,一九八九年,臺灣地區國民生產總值(GNP)相當於海南的八十二倍,每人平均GNP是海南的二十六倍,到二00四年,這兩個差距分別縮小到三十三倍和十二倍。
“海南特區發展潮起潮落,目前總體經濟仍處於較落後狀態,兩島發展存在較大的差距。”
王一新認為,目前兩岸經貿關係處在非完全正常化、兩岸貿易不平衡的特定時期,建議國家支援海南作為推進兩岸經貿合作的試點,海南和臺灣都將因此獲得新的發展機遇,海南更有望藉此加快縮小與臺灣的發展差距。
海南臺灣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有多大程度的可行性?
截至二00四年,兩岸經貿總額達四十萬億美元,臺灣在大陸的投資項目超過六點五萬個,實際利用臺資三百九十六億美元。在瓊臺經貿方面,臺灣已成為海南重要吸收外資來源地、進口來源地,以及重要的貿易夥伴。至二00五年底,臺商在海南投資註冊企業累計達一千五百多家,實際投資二十二億美元。二000年至去年以來,海南口岸對臺灣貿易進出口達三億多美元。
王一新稱,兩岸經貿關係發展、兩岸在世貿組織中承諾的義務和遵守原則為這實現構想奠定了基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則使構想擁有共同的社會文化基礎;中央政府對兩岸經貿發展的高度重視為構想創造良好宏觀環境;而海南臺灣之間得天獨厚的經濟協作條件則為構想提供了有利條件。
海南臺灣哪些領域可望展開深度合作?
王一新分析,農業方面,瓊臺在土地和勞動力資源,技術和資金上都有互補性,海峽兩岸(海南)農業合作試驗區是全國第一個在全省範圍的試驗區,可作為兩島合作的有效載體。
瓊臺在旅遊業的交流與合作已有一定基礎。兩島的獨特旅遊資源具有相互吸引力,海南特區享有特殊立法權和旅遊政策,是國家批推的航權開放試點區,中央政府重視兩岸旅遊雙向交流,也為兩島的旅遊產業合作創造了條件。
海南作為兩岸金融合作實驗區域具有獨特優勢。早在一九九三年兩島金融界就展開過合作研討。王一新強調,選擇同是島嶼經濟的海南展開與臺灣金融界的合作,可贏得更多主動權,減低風險。他提出瓊臺金融合作所有計劃。
王一新展望說:“瓊臺經貿合作的遠期目標是建立兩島自由貿易區,併為最終實現臺海兩岸經濟一體化奠定基石!”
王一新坦言,瓊臺經濟合作的構想能否成為現實,還面臨臺海局勢變幻等諸多不確定因素的挑戰和影響。
“‘十一五’海南將迎來跨越式發展,實現小平同志勾畫的藍圖一直是海南人心中不滅的航標燈!” 王一新自信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