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漢字在過去百年中經歷了一系列變革,並形成了目前的局面:歷經多次改革之後,大陸推行了白話文和簡體字。
關於漢字繁簡的爭論在我國其實一直沒有平息。在去年“兩會”上,鬱鈞劍、宋祖英、黃宏、關牧村等21位文藝界政協委員,聯名遞交了《小學增設繁體字教育的提案》,建議在小學開始繁體字教育,將中國文化的根傳承下去。而在今年“兩會”期間,來自天津、曾留學日本的全國政協委員潘慶林,則建議全國用10年時間,分批廢除簡體字,恢復使用繁體字。
與此同時,不少學者認為,要將13億中國人已經熟悉了半個世紀的簡體字加以廢除,回到繁體字時代,“是開歷史的倒車”。這些學者認為,儘管電腦解決了傳播的問題,但簡單、易學、易記的簡體字可能更容易被國人學習併為外國人接受,從而進一步推動國際間中華文化的交流。
不同於以上持非此即彼意見的兩派人士,包括中國語言學會副會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王寧,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董琨等在內的許多大陸語言學家則與馬英九的態度相似,積極主張“識繁寫簡”。就“識繁寫簡”說法引發的爭議,國臺辦發言人范麗青曾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繁體字、簡體字都是漢字體系文字,都根植于中華文化傳統,所不同的只是大陸對部分文字進行了整理和簡化。
對於馬英九提出在兩岸文化經貿論壇上探討兩岸民間合編“中華大辭典”一事,范麗青也表示,隨著兩岸交流和人員往來日益頻繁,如何使兩岸民眾在文字使用上更方便交流,兩岸專家學者可以積極探討、充分論證。
在充分認識到繁簡兩種漢字各自重要價值的基礎上,學界還有一種呼聲頗值得關注,那便是儘快解決漢字在簡化及其他變革中形成的“不標準”問題。
曾有報道列舉“幹”字為例說明這一“標準”問題。“幹”原是個獨立的字,比方干涉、相干,而幹和乾是另兩個獨立的繁體字。但如今,原本的“幹”“幹”和“乾”,都以一個“幹”字取代。幹細胞如用繁體寫,本應是幹細胞(stem cell),簡體字的“幹”這裡念第四聲。如念第一聲,幹細胞就成了dry cell。
據悉,目前國家有關部門正在制定新的規範漢字表。只有統一規範,漢字才有可能更好作為文化的載體,讓中華文明得以傳承和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