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盤水:試點迴圈經濟 加速區域經濟新發展模式

時間:2010-07-26 12:41   來源:經濟參考報

六盤水市中心區廣場

首鋼水城鋼鐵集團迴圈水利用

  2009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西部地區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意見》,《意見》指出,為推進資源有序開發,引導資源富集區可持續發展,將在貴州六盤水與青海柴達木、內蒙古鄂爾多斯、四川攀枝花、新疆準噶爾五個西部城市開展迴圈經濟試點。

  六盤水市市委書記劉一民在今年年初的經濟工作會議上表示,要用足、用活、用好“試點”這塊金字招牌,用“試點”爭取政策支援,用“試點”包裝推介項目,用“試點”吸引外來投資。

  去年5月剛剛在第十二屆北京科博會“中國迴圈經濟發展高層論壇”獲得“十佳綠色環保標誌城市”稱號的六盤水市迎來了迴圈經濟發展的新機遇。“這一方面是對此前工作的肯定,另一方面是對我們今後工作的鞭策。”六盤水市副市長陳少榮表示。

  由“區域限批”躍向“試點”

  2007年初,六盤水市被列入國家環保總局“區域限批”的名單,時隔不過兩年,我們又在國家“迴圈經濟試點”名錄中看到了它的身影。

  資料顯示,資源富集的六盤水市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森林覆蓋率曾跌至7 .5 5 %, 水 土 流 失 面 積 佔 總 面 積 的80%以上,荒漠化、石漠化現象非常嚴重;境內小煤窯遍地開花,土法煉焦、土法煉鋅星羅棋佈,白天濃煙滾滾,夜晚爐火通明,空氣受到嚴重污染,六盤水市由此成為全國酸雨的重災區;沒有經過任何處理的污水,源源不斷地從煤礦、洗煤廠涌入長江上游的三岔河和珠江上游的北盤江,昔日清澈見底的水面黑浪翻騰,嚴重影響了長江和珠江的水質。

  如今的六盤水舊貌換新顏,濃煙黑浪已然不見。陳少榮表示,“十一五”前四年,六盤水市在實現快速發展的同時,二 氧 化 硫 、 化 學 需 氧 等 量 主要減排指標皆 已 完 成 。 全 市 各 級 黨 委 和 政府 高 度 重 視 減 排 工 作 。減排指標層層分解,市委、市政府領導對節能減排方面存在的重大問題躬身過問、親自協調,特別重視涉及人、財、物方面的協調。

  迴圈經濟是一種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迴圈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徵的新型經濟增長模式。

  推廣發展這种經濟發展模式對於位處特殊地域的六盤水市來說尤為艱難。陳少榮介紹說:“六盤水市地處西南地區,在西南地區是西部省份,在貴州亦處於西部地區,可以說是西邊的西邊;在全國來看,我們又屬於內陸地區,還是欠發達地區。六盤水市建市比較晚,與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同年,其產業結構主要由煤炭、電力、鋼鐵、建材四大支柱產業構成,均屬於能耗高、排放高的重工業產業。”

  “在發展迴圈經濟方面,國家將六盤水市列入試點,這決定了今後六盤水市的經濟發展方式。”陳少榮表示,“要以最小資源環境代價,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

  在調整結構方面,六盤水市也做了大量工作,其中之一是取締“兩土”,即土法煉焦、土法煉鋅。“這方面我們做得最徹底,無論是在貴州還是在周邊地區。”陳少榮信心十足地表示,“我們在取締亂採煤礦方面力度較大,減少了對生態的破壞。去年我們將產能在60萬噸以下、環保設施不完善的洗煤礦一律關停。全市220多家洗煤礦關閉了70多家,佔到近三分之一,極大程度地緩解了我們治理水污染方面的壓力。”

  在工業方面,六盤水市依據各產業的環保要求,令企業完善環保設施,“十一五”期間這些企業基本解決了以前的環保欠賬。

  “三層迴圈”可持續發展

  被納入資源富集區“迴圈經濟試點”的六盤水市將如何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六盤水市市長何剛表示,要構建“三個層面”的迴圈經濟框架,通過“大、中、小”三個迴圈的有機結合,努力把六盤水市建成全國迴圈經濟生態城市。

  一 是 要 抓 好 企 業 層 面 的 “ 小 迴圈”。大力支援和鼓勵境內企業積極發展迴圈經濟,改進設備、工藝流程和生產流程,推行清潔生產。重點在廢渣、廢水、廢氣、餘熱、余壓的綜合利用上下功夫,加快推進煤矸石發電、煤矸石制磚、粉煤灰生產建材及洗煤廢水、礦井水的迴圈利用和煤礦瓦斯抽採、焦爐煤氣的回收利用,積極推廣尾礦回填充填新技術,培育形成一批迴圈經濟試點示範基地和企業。

  受金融危機的影響,近期六盤水市的企業實施節能降耗技術改造項目自籌資金的能力減弱,部分在建節能技術項目建設進度放緩,難以發揮節能效益;此外,企業自籌資金難度大,一定程度影響企業實施節能技改的積極性。儘管如此,六盤水市的幾家企業,像水鋼、新藍天、天能焦化等企業,都積極主動地同政府並肩努力走好迴圈經濟這條路。

  近年來,首鋼水城鋼鐵集團除了在生產經營上取得了新的成就外,在發展迴圈經濟方面也走在前列。首鋼水城鋼鐵集團黨委書記、副董事長王黎明曾對員工們說:“要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生態盆景型的鋼鐵聯 合 企 業 。 ” 集 團 副 總 經 理 郅 鶴 生說:“我們在抓環保的過程中漸漸發現,節能環保與技術進步息息相關,引進新技術雖然一次性投入大,但是我們的生產成本在逐步下降,仍然是划算的。新項目的環保投入基本佔總投入的20%以上。”

  沒有節能降耗就沒有降低成本的空間。目前水鋼的高爐煤氣、轉爐煤氣、焦爐煤氣除了自身的正常生產外,在回收上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水鋼焦爐煤氣回收率為100%、高爐煤氣為98%、轉爐煤氣的回收率也在65%左右。在治理理念上,水鋼秉承集中治理和分散治理相結合,源頭治理和末端治理相結合;在利用和保護水資源方面,水鋼1998年噸鋼耗水59噸,到2005年是15 .9噸,去年又大幅下降到了3 .3噸,不僅從經濟效益上得到回報,還保護了地方水資源。

  曾經只能“點天燈”燃燒處理的焦爐煤氣,現在轉“弊”為“利”得到了綜合利用。六盤水市新藍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用焦爐氣作為汽車燃料,並準備產業化。以焦爐氣作為燃料的成本是用油的1/2,同時它清潔的排放對於保護環境來說又是十分有利的。

  天能焦化有限公司是2002年由盤縣電廠、六盤水金雷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共同組建的地方煤焦化綜合型企業,年生產優質焦炭70萬噸,是集化工產品回收、煤氣綜合利用、廢水閉式迴圈、焦煤化工、迴圈產業鏈為一體的環保型項目。公司通過其內部迴圈鏈,每年節約能源8萬噸標準煤,減少運輸費用1500萬元。一年多來已減少煙塵排放2122.5噸、二氧化硫排放9765噸、化學需氧量排放6710噸,實現了資源綜合利用、優勢共用互補,為社會和企業帶來了顯著的環保效益和經濟效益,也為貴州省煤焦化行業迴圈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了一個成功的範例。

  二 是 抓 好 集 中 區 層 面 的 “ 中 迴圈”。選擇一些特色產業集聚區或工業集中區開展迴圈經濟試點,總結經驗,推廣實施。實行區內區外差別政策,引導區外企業向園區搬遷集中,推動產業集聚發展、企業集中佈局、污染集中處理和廢棄物迴圈利用,努力降低資源消耗和廢物排放,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搞好關聯企業之間的資源鏈、加工鏈和產品鏈的對接延伸,培育形成一批生態型迴圈經濟園區和基地。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充分運用六盤水市城市總體規劃第三輪修編成果,重點抓好紅山石橋、老鷹山、紅果以及發耳、黑塘、大用、木崗、盤東北、盤南等迴圈經濟新型工業集中區建設。

  三是抓好社會層面的“大迴圈”。將迴圈經濟和節約資源理念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領域、各環節,大力開展迴圈經濟的知識普及和宣傳教育,倡導健康、文明、節儉、適度的消費理念,形成節約型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建立和完善全社會的資源迴圈利用體系和運作機制。“我們作為能源型城市,且處於長江、珠江上游,搞好生態保護不僅僅是本地區受益,整個長江、珠江流域都受益,目前水質已穩定達到3類標準,有時還可達到2類。”何剛表示。

  六盤水市長期以來經濟發展主要靠重工業的發展,第三產業比重明顯降低。儘管多年來致力於結構調整,但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增長依然過快,服務業增加值佔G D P比重、高新技術製造業增加值佔工業增加值比重仍然偏低。2008年 , 規 模 以 上 重 工 業 同 比 增 長24.9%,而規模以上輕工業下降7.3%。產業結構重型化的格局沒有改變,六盤水市的節能工作任重道遠。

  發展中保護 保護中發展

  資源富集是六盤水市的優勢,但同時又成為六盤水市經濟發展中的劣勢。俗話說“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而六盤水人認為二者可以兼得。六盤水市一方面著力於建設工業強市,另一方面又在生態立市。

  劉一民表示,六盤水市必須堅持工業強市戰略,進一步樹立生態文明理念,走綠色工業化和迴圈經濟發展道路,推進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

  六盤水市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袁仁慶認為:“沒有原始的積累是不行的。既要充分利用地下資源,為明天的發展奠定基礎,同時又要把握好度,要積聚'金山銀山’,更要建設'綠水青山’。”

  “資源是我們的基礎,不能只開採資源,不提高附加值,這不利於保護環境。”陳少榮認為,“經濟快速增長時資源消耗的需求比較大,下一步六盤水市要大力發展煤炭等資源的後續產業,延長產業鏈,增加下游產品的附加值,在保證經濟總量增長的同時,盡可能減少資源消耗。在發展過程中,各產業盡可能遵循迴圈經濟模式。以煤炭為例,我們在開採煤炭的過程中產生的廢水要經過處理後再返回重復利用,做到沒有污水排放,減少水資源消耗。廢渣可用於發電、建材和制磚等,既減少原材料耗費又減少污染。採煤過程中產生的甲烷可作為資源抽採出來,用作發電。甲烷含量高是誘發煤礦事故的主因,此舉將有效降低煤礦事故發生率,解決了礦井的安全生產問題,同時充分利用資源,有利於環保———甲烷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1倍,燃燒1立方米甲烷等於少排放20立方米二氧化碳。

  近年來,六盤水市緊緊把握西部大開發和新階段扶貧攻堅的機遇,發揮能源基地優勢做精做強能源工業。一是改變了過去煤炭粗放開採利用的“傻大黑粗”經營方式;二是整合發揮煤電產業集群優勢,加強地企共建,充分發揮國有大企業在工業強市中的主力軍作用,大力發展煤-氣-化聯產、煤-焦-化聯產、煤-電-化聯產,一條以煤為依託,煤、電、焦、鋼、氣、水泥等產業構建的煤電煤化工產業鏈正在成型。

  在工業經濟不斷提升與發展的同時,六盤水市的節能效果也十分可觀。

  從單位G D P能耗看,2007年,六盤水市完成萬元G D P能耗8.09噸標準煤,比2006年萬元G D P能耗8.56噸標準煤降低了5.47%,超額完成貴州省下達的降低4.71%的年度目標;2008年,全市單位G D P能耗7 .54噸標準煤/萬元,比上年降低6.82%,完成了貴州省下達的下降4.46%的年度目標。“十一五”計劃前三年,六盤水市已完成全部節能目標的76.35%。

  從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指標看,2006年六盤水市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10 .12噸 標 準 煤/萬 元 , 比 上 年 降 低7 .93%;2007年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8 .57噸標準煤/萬元,比上年降低了13.00%;2008年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7 .1 0噸 標 準 煤/萬 元 , 比 上 年 降 低17.17%,前三年已超額完成“十一五”節能目標。何剛表示,到2010年,六盤水市的萬元工業產值能耗將比2005年下降27%,工業水迴圈利用率和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分別達90%和60%以上。

  何剛介紹說,2009年六盤水市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紮實推進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建設,著力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強了對重點企業節能降耗的監測;紮實推進淘汰落後產能工作,重點對煤炭洗選行業進行整治,取締關閉51家洗煤廠;四個縣級城鎮污水處理廠建成並投入試運作;退耕還林成果進一步鞏固,封山育林、天然林保護、石漠化治理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力度加大,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7%。

  相關專家建言,到“十二五”規劃時,一方面六盤水市經濟社會發展還要繼續加快,否則與發達地區差距還會加大;另一方面,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不能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既要實現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又要做好污染減排工作。

  專家點評

  依託資源優勢構建西部迴圈經濟產業鏈

  六盤水市是典型的資源富集型城市,充分利用其自身的資源優勢來發展迴圈經濟是具備條件的,也是資源富集地區探索科學發展之路、實現經濟富強的重要途徑。未來六盤水市在發展迴圈經濟時,應該著重做好幾方面工作:一是要積極構建迴圈經濟產業鏈,不斷地完善和延伸產業鏈條,強化資源綜合利用和深度加工,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實現發展的可持續性;二是要狠抓創新,依靠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和品牌創新,促進區域發展由資源和投資驅動轉變為創新驅動,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經濟發展活力,形成區域持續快速發展的長效機制;三是依託產業園區、重點區縣和重點行業,建立迴圈經濟示範體系,引導和帶動全市迴圈經濟的有序展開;四是要建立迴圈經濟支撐體系,包括科技支撐、人才支撐、資訊支撐、政策支撐等,為迴圈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有力支撐。(魏後凱,係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部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編輯:田雲鵬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