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為期1周的“全國網路媒體遼寧行”活動正式開始,來自全國46家網路媒體的80多名記者走進瀋陽市沈北新區,了解文化創意產業和農產品深加工的發展情況。
中共沈北新區區委副書記、沈北新區代區長李鵬宇介紹:自今年7月5日東北總部基地正式啟動以來,沈北新區的發展更是加上了騰飛的翅膀,未來十年內有望成為東三省及至東北亞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大力實施科技創新
據了解,沈北新區加快發展的法寶是科技創新,他們在大力開展公共技術研發和服務做足文章。首先依託中科院生態所、農業大學和省市農科院和輝山乳業、禾豐牧業、雨潤食品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立公共技術研發和服務平臺,全面提升園區科技創新和研發實力,研發和服務機構總數達到45個。目前,園區累計承擔國家、省、市級科技計劃項目1300多個,申請發明專利近500項,研發、推廣科技成果493項。
其次,不斷壯大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園區產業的迅速積聚,推動了農民經合組織與協會的發展。目前,共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65個,其中協會12個;合作社53個,涉及種植業、畜牧業、水產養殖、果樹、花卉、農產品加工、農機等多個行業,會員1698人,社員1200多戶。
另外,注重培養農村實用科技人才。園區實施“青年農民上大學”項目、建立農民科技研修基地等方式,加強對農村科技人才、創新團隊的引進及對自有人才的培養,共有293名青年農民免費上大學,累計培養農業實用科技人才929名;通過開展現場指導、農技講座、田間管理技術諮詢等方式,年均培訓農民6.2萬人次,發放各類農技書籍和技術資料20余萬冊,切實提高了農民科技素質,帶動了特色農業的發展壯大,加速了園區農業產業化步伐。
最後是充分發揮產業輻射帶動作用。園區建成了七大現代農業示範展示基地,即:佔地400畝的工業化農業示範基地、100畝的海蘭祖代蛋雞養殖基地、1000畝的奶牛養殖基地、2000畝的優質果樹示範基地、12萬畝的以優質水稻、花卉、五味子為重點的農業高新技術示範基地、30萬頭生豬養殖基地、2000萬隻肉雞養殖基地。同時,帶動建立示範推廣基地372個、輻射帶動種養殖面積350萬畝,帶動奶牛養殖10萬頭,家禽養殖達6000萬隻,生豬養殖達600萬頭。直接安排農民園區企業、種養殖基地就業達6萬人,輻射帶動農戶達230萬戶。
同時還廣泛開展對外科技交流合作,積極推進產業項目國際化,引進了華龍日清、韓國希傑等32項國際合作產業項目。積極推進研發機構國際化,引進了丹麥丹尼斯克、日本三菱株式會社等國外人才團隊53個,合作開發項目109項。
著力培育主導產業集群
沈北新區還以項目引進為核心,著力發展特色鮮明的主導產業,構建了“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新格局,實現了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三者的有機統一。
重點發展農產品深加工主導產業。園區已培育和引進農產品深加工企業228家。其中:規模以上農業科技龍頭企業105家;世界500強企業8家;國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4家;遼寧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2家。中國名牌產品企業13個,中國馳名商標企業9個。園區已建成農產品深加工和食品加工兩大百億產業集群,形成“七大產業”,即:年加工乳品70萬噸的乳品加工產業,年加工生豬600萬頭、肉雞1.5億隻的畜禽加工產業,年加工水稻60萬噸、大豆120萬噸、小麥43萬噸的糧油加工產業,年加工飼料170萬噸的飼料加工產業,年加工飲料100萬噸的果蔬(飲料)加工產業,年生產雜交玉米種子7750萬公斤、水稻種子1150萬公斤、蔬菜種子12萬公斤的種子產業,年倉儲能力達100萬噸、年配送交易額達200億元的農產品物流產業。
現在,園區農產品加工企業主要生產22類近600多個品種產品。其中,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產品品種共有400余種,約佔所有品種的67%。產品遠銷美、日、韓、俄、東南亞等28個國家和地區。(記者 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