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兩岸共研《康熙字典》 同道一家弘揚中華文化

  時間:2007-05-27 09:14    來源:     
 
 

分組討論現場

與會專家現場討論

  台灣網5月27日山西晉城消息   “辭書乃大道同道便一家,瑕瑜細剖判不覺日西斜。”昨天,來自海峽兩岸的80多位專家學者坐而論道,圍繞《康熙字典》與中華文化傳承展開了深入研討。

  從君臣之道到中美外交

  從《康熙字典》和陳廷敬可以談到君臣之道與中美外交史,與會專家討論的議題可謂相當寬泛,具備很強的現實意義。

  臺灣元智大學的詹海雲教授從陳廷敬的教育思想、學術思想及政治思想入手,分析陳廷敬為何能與康熙維持長達五十年和諧的師徒、君臣關係。他認為:陳廷敬之所以能在朝為官幾十載而得善終,在於其深諳為官之道,避免人事是非;又對為君之道見解深遠,教授康熙帝“與民生息,使之安居樂業”。因此成就了歷史上君臣遇合的典範。

  來自美國國會圖書館亞洲部的居蜜女士研討的題目是《<康熙字典>與中美文化外交史》。她查閱了大量資料,從中美第一個外交協議《望廈條約》中的一則文化條款入手,追溯康熙字典通過官方和民間的媒介,入藏美國國會圖書館、促進美國華語出版印刷業的歷史過程。探討了《康熙字典》在近代中美外交文化中獨特而重要的作用。

  如何評價《康熙字典》

  相比詹海雲與居蜜兩位學者的新穎論題,大多數與會專家還是圍繞著《康熙字典》的評價、編纂成就等進行討論。湖北大學的汪耀楠老先生分析了有關《康熙字典》兩種相反的極端評價,他指出:就字典的體例規模和徵引材料的豐富程度,《康熙字典》無疑是“集字書之大成”者,但“無一義之不詳、一音之不備”確實言過其實。來自商務印書館的趙克勤同樣認為:《康熙字典》是那個時代字書編纂的最高成就,是中國辭書發展史上具有承前啟後意義的奠基之作,開啟了字詞典編纂的新的發展方向,雖然有不少疏漏和訛誤,但瑕不掩瑜,價值不可磨滅。

  辭書傳承文化的作用巨大

  山西社科院的學者溫端政深入研究了辭書語典在文化傳承方面的巨大作用。“由於詞義語義的形成與民族的傳統思想、道德觀念、宗教信仰、民風習俗等有密切聯繫。匯集詮釋其的辭典語典可以把民族的傳統文化系統完整地呈現。”他特別講解了“見兔顧犬“、“亡羊補牢”等成語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來說明辭書語典在文化傳承方面的貢獻不可估量。

  來自臺灣的鄭卜五教授認為:兩岸間舉辦富有特色的文化學術交流活動意義重大,不僅能夠明晰雙方研究的重點與方向,更能在學風上相互借鑒。“大家要戒浮躁,有耐心,要抱著堅如磐石的心態,共同弘揚中華文化,讓它走向世界。”(李徽)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