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民:中華文化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時間:2009-07-11 17:55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7月11日長沙消息 在11日舉行的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分論壇“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上,臺灣政治大學外交係教授朱新民發表演講,以下為朱新民演講稿:

  摘  要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快速發展以及網路與大眾傳播技術的發達,世界正朝文化多樣性的方向前進,各國、各地區也逐漸把注意力的重心從軍事、經濟領域轉向文化領域,並把對外文化交流納入整體的對外政策中。在兩岸關係上,由於彼此同樣承襲了中華文化,擁有共同的歷史傳統與習俗,而隨著時代的變遷,使得兩岸文化交流快速發展,這對拉近兩岸人民的感情、增進彼此的認知以及推動兩岸關係的和解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未來兩岸關係的契機,需要雙方共同的努力灌溉,以“務實、對等、開放、雙贏”的原則步步為營,現階段除了兩岸共同需要的經貿關係正常化之外,更要加強雙方文化之間的交流,畢竟中華文化是兩岸所共有共用的,而當兩岸在互動交流中共蒙其利,情感友誼有所增進,彼此不再相互排斥,兩岸關係就能提升到更高層次的領域,替未來的和平穩定建立起紮實基礎。

  冷戰結束後,世界格局產生了不同於以往的變化,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快速發展,世界正朝文化多樣性的方向前進,這使人們可以用更多的角度來觀察與探討國際關係中的各種現象,同時伴隨著網路與大眾傳播技術的發達,加速了國際不同文化之間的交往,各國、各地區逐漸把注意力的重心從軍事、經濟領域轉向文化領域,並把對外文化交流納入整體的對外政策中,這也說明“文化”這個因素在國際關係研究上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在兩岸關係上,由於彼此同樣承襲了中華文化,擁有共同的歷史傳統與習俗,而隨著時代的變遷使得兩岸文化交流快速發展,這對拉近兩岸人民的感情、增進彼此的認知以及推動兩岸關係的和解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08年5月臺灣歷經了政黨再次輪替,國民黨的馬英九先生執政,自此,兩岸關係邁入了一個新的里程碑,進一步加強兩岸文化交流以促進兩岸和平發展便是大勢所趨。

  一、兩岸關係中文化議題的崛起

  2008年12月31日,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先生提出了“六點”主張,這是大陸方面對臺政策的最高指導性綱領,這一方面展現了胡錦濤主政下對臺政策的戰略高度,另一方面也是針對馬英九上臺後兩岸關係的新形勢新契機的一個回應與期待。而其中“第三點”提到“弘揚中華文化,加強精神紐帶”,並認為臺灣文化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胡六點”除了提到兩岸可以協商簽訂“建立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外,也同時主張願意協商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協議。這體現了大陸對於兩岸間之談判,不只局限在政經議題,也包括了非政治性議題之意向;就此而言,可以發現大陸方面希望藉由文化的交流來達到拉近兩岸關係的結果。事實上,兩岸的文化根基都是中華文化,臺灣文化與大陸文化都有相同的歷史淵源,而這樣的「同源性」也成了當前兩岸民間經濟文化交
往日趨密切的堅厚基石。

  對臺灣而言,由於兩岸關係事關臺灣最核心的生存與發展,因此如何建構一個兩岸和平發展的架構就一直是有識之士追求的方向。但是正由於兩岸關係的敏感性與複雜性,臺灣內部對於目前兩岸之間的交流過於密切也產生了許多不同的聲音,尤其是當前兩岸關係的進展,一方面看起來是頗有進展形勢大好,另方面卻也面臨重大障礙與考驗,因此若能從兩岸共通的“文化議題”著手來促進彼此的交流,那麼勢必可以化解交往過程中的各種阻力。

  二、中華文化中的和平因素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國自古至今乃有文化大國之稱號。在極為豐富的中華文化內涵中,充分蘊藏了“和而不同”、“以和為貴”及“和諧共生”的意涵,而這個“三和精神”之相輔相成則構成了當前中國和平與發展的基本理念。中華文化中最早論及“和與同”的觀念是在《國語》中記載西週末期史伯的一段話,“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 [1]這段話中“以他平他”最具深意,其意為“以一個方面去平衡協調另一個不同的方面,使對立的差異的對方處於一種平衡協調的統一關係,從而形成一個和諧統一體,構成一個協同的統一物。」” [2]在此認識上中華文化傳承出一個和而不同的內涵。意即,萬事萬物強求同一就不可能發展,只有把不同的東西加以協調平衡才能求得和諧,也才有可能發展。和而不同的真義在於強調相互間要認識彼此不同的價值觀、生產方式與社會制度等,尊重彼此的存在,在和平的環境中以和平的手段達到以和平促發展的目標。

  和而不同的概念,除了說明萬事萬物因不同間的協調而得以發展,更根本的在突出“和平”的重要性。其實中華文化的價值觀中,長期以來就內含有“以和為貴”的價值,中華文化主張中為上,和為貴,中庸是美德,和合是達道。這種致中和與主中庸的態度,就是期許大家要能相互包容不走極端,在和平的態度下讓國與國,地區與地區,以及人與人之間能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為整體的發展奠定基礎。

  因此,在“和而不同”及“以和為貴”的原則下,才能夠進一步的開創“和諧共生”的目的。意即在和而不同與以和為貴的精神下,萬事萬物就不會彼此相爭相互衝突,更不會自我內耗與傷害,在相互依存相互協調下達到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結果。
簡言之,中華文化的「和文化」的精髓,在於強調萬事萬物的圓融平順狀態,講求各種元素間的互生互動與生生不息。因此,只要秉持中華文化這種特性不斷地宣揚與實踐,就能讓中華文化在全球化的世界體系中獲得廣大的尊重與接納。

  中國大陸自1979年進入改革以來,不斷地尋求與國際社會的接軌,也積極努力從中華文化的「和而不同」的觀點來論述大陸的對外戰略,以爭取國際社會對中國和平崛起的認同與支援。大陸總理溫家寶在2003年12月于訪美期間在哈佛大學發表的講演中,就從中華文化的和平角度論述中國的發展與世界和平的關係,

  [1] 董根洪,《儒家中和哲學通論》,(齊魯書社,2001年),頁51-52。轉引自  陳向陽,《中國睦鄰外交》,(北京:時事出版社,2003年),頁24。[2] 同上。

  溫家寶表示,“中華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而不同是中國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一個偉大思想。和諧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衝突;和諧以共生共長,不同以相輔相成。用和而不同的觀點觀察處理問題,不僅有利於我方善待友邦,也有利於國際社會化解矛盾。”  [1]溫家寶的談話說明中國認識到後冷戰國際關係中的“文化因素”的重要,並主張在國際關係中應朝多元文化的道路發展,在相互尊重及協調下共同發展。

  三、和平與發展是兩岸關係的共同價值

  中國大陸自八十年代進入改革時期以來,“和平”與“發展”就一直是中共所強調的時代主題觀。鄧小平先生在討論和平與發展兩者關係時表示,“只有爭取到和平的環境,才能比較順利地發展;爭取和平是世界人民的要求,也是我們搞建設的需要。” [2]

  鄧小平的和平與發展的論述就一直成為中共歷屆領導人在推動改革政策時奉行不渝的路線。在歷經三十餘年的改革開放政策的相進下獲得了重大的成果,中國的崛起已是不爭的事實。在改革政策下中國的經濟綜合實力與人民生活水準大幅提升,國際地位與影響力與日俱增,中國在外匯存底、經濟年平均成長率、國內總產值、進出口貿易額等方面,都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這些成就都歸功於中共堅持“和平戰略”的結果。

  然而中國的和平發展仍是處於一個過程,最終還未能確定實現中國的全面現代化。中國的崛起發展,實際來說呈現出一種「不平衡、不和諧」的內涵,改革產生了重大成果,但也引發了後遺症與並發癥。  [3]這主要表現在日益嚴重的“三農”與“三差”的分配不公與弱勢族群問題,以及生態環境破壞、人口結構老化、能源短缺不足、失業率上升、社會犯罪治安及經濟犯罪猖獗等一列來結構性的深層問題,這些都還有待中共積極面對解決。

  換言之,中國正面臨到一個捉住戰略機遇期的機會與挑戰。現階段中共最重要的戰略高度,就是從二十一世紀開始,中國要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要讓中國走向一個全面性平衡性公平性

  [1] <溫家寶總理哈佛演講:”把目光投向中國”(全文)>,人民網,2003年12月11日。<http://www.guangyan.com/bbs/message.php?broadid=I&msgno=918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編寫組,《鄧小平外交思想學習綱要》(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0年),頁36。
  [3] 朱新民,<中國和平崛起的省思>,《國際關係學報》,第二十三期(2007年1月),頁180。

  實質性的現代化大國。而從過去三十多年改革的經驗得知,堅持“和平”就是發展甚至是崛起的唯一道路,從改革成功的經驗得出以下客觀認識:第一,中國的發展必須要有和平環境為條件;第二,中國要以和平手段來發展;第三,中國的和平發展離不開世界;第四,中國如果崛起是為了維護和平。由此可知,中國越是堅守和平道路,中國就越能實現發展,同時中國的發展才能被世界所接受同時對世界和平也有所貢獻。這些都是開展和平與發展戰略過程時,從實踐中所獲得的道理。就臺灣方面而言,馬英九先生在2008年上任以來,在兩岸關係上是以“開放與鬆綁”政策來推動兩岸間的經貿、文化、民間的來往,替兩岸長遠的和平願景奠定基礎。

  兩岸關係錯綜複雜,存在著歷史延續與情感矛盾因素。因此兩岸的交往談判就必須循序漸進不斷地營造良好的環境與氣氛,現階段兩岸的談判原則是“先經後政”、“先易後難”、“先急後緩”,讓兩岸關係能逐漸走向正常化的發展,目前兩岸在經貿關係上已有了相當的進度,如果能在文化議題上更加強兩岸的相互認同,在這個基礎上才能逐漸強化兩岸間的政治互信與推進政治性的談判。

  另一方面,兩岸間的和平發展也同樣是大陸方面的既定原則,特別是胡錦濤在“胡六點”中便強調除了要建立起兩岸經濟合作機制外,更希望就彼此間的政治關係展開務實的探討,建立起軍事安全互信機制,並協商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簡而言之,大陸希望以和平的方式來處理兩岸問題的主軸是沒有改變的,這與臺灣人民的期待相同,也代表和平發展早已成為兩岸之間的共識。

  綜合而言,和平是兩岸關係中最根本的核心價值,發展是符合兩岸的共同利益,雙方唯有體認到和平是走向發展的唯一道路,也是兩岸共創雙贏的必要條件,就能夠不受內外因素的壓力,共同奏鳴和平的主弦律,享受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美好果實。

  四、中華文化在兩岸和平發展中的角色

  兩岸人民同文同種,有相同的文字、語言,在思想內容與生活表現上都有所傳承與交集,這是兩岸共同的基礎也是共同的財產。

  中華文化因其歷史悠久及豐富的底蘊,因此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包容力與滲透性,是不容任何人與任何政黨用特定的政治手段與目的所能改變與破壞的。兩岸各自曾經出現過對中華文化的背離與破壞,但最終都能走回到中華文化的主流之中。就事實而言,兩岸儘管在政治意識形態及體制上有些差異,但是中華文化之表現上卻有高度的共鳴。中華文化中的節慶日與紀念日,包括過年、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仍然是兩岸共同的文化交集,這就充分證明了中華文化做為兩岸和平發展的重要角色。

  事實上,只有透過兩岸人民對彼此共同文化的認同,在這樣的基礎上兩岸之間才能夠建立起凝聚力,而這樣的凝聚力便是奠定在中華文化的價值觀上,因此兩岸應該加強在文化方面的交流與聯繫,彼此才能夠設身處地互相體諒,才能夠相互理解兩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願望。畢竟兩岸之間若涉及政治與經濟的因素就容易形成交流上的困難,但無可否認的是臺灣文化傳承自中華文化,兩岸有相同的語言與文字,因此彼此之間共通的文化就是兩岸可以找到的最大公約數,儘管雙方在政治價值觀上有所差異,但藉由一脈相承的歷史文化、音樂藝術及民俗傳統的交流,定能增進兩岸人民之間的情感,使兩岸關係朝向和平的道路前進。

  在此,個人要指出中華文化所以能夠源遠流長,除了因為其博大精深底蘊豐富之外,也在於中華文化能“與時俱進”在融合中展現其“創新發展”。就此而言,臺灣文化固然是來自中華文化的傳承,但在臺灣落地深根之後也發展出了自己的內涵與特色。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開放性”、“多元性”與“民主性”。兩岸在文化交流過程中,臺灣需要更多地再次吸取中華文化的精髓,而大陸也有必要來欣賞甚至學習臺灣文化中的這些特色。這樣兩岸的文化交流將替中華文化的再發展開創更美好的明天。

  五、兩岸文化交流之實踐(代結論)

  兩岸關係的契機,需要雙方共同努力灌溉,以“務實、對等、開放、雙贏”的原則步步為營,現階段除了兩岸共同需要的經貿關係正常化之外,更要加強文化之間的交流,畢竟中華文化是兩岸所共有共用的,而當兩岸在互動交流中共蒙其利,情感友誼有所增進,彼此不再相互排斥,兩岸關係就能提升到更高層次的領域,替未來的和平穩定建立起紮實基礎。為能進一步確保兩岸的和平與發展,為能增進兩岸文化交流之進展,特提出以下淺見以為建議:

  第一,每年定期舉辦文化教育論壇,做為兩岸交流的平臺,以兩岸文化教育交流能全面化、正常化、制度化為目標。

  第二,兩岸共同舉辦具有重大意義的節慶活動,例如紀念清明節具有慎終追遠,慶祝中秋節具有月圓、家圓的意涵,這都有助於兩岸在文化上更緊密的聯結。

  第三,兩岸共同設置中華文化大獎,鼓勵全民投入文教事業,兩岸中華文化大獎的主要概念應包括文化復興、文化傳承、文化創新三個面向,讓文化既是思想,又是生活,更是產業。

編輯:董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