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惠民在實處 讓全民共用公共文化成果

時間:2011-09-21 17:02   來源:中國文化報

  6月2日,中宣部副部長,文化部黨組書記、部長蔡武在全國地市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現場經驗交流會上強調: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十二五”時期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戰略任務,也是文化部的首要工作任務。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必須要著眼全局,實現重心下移,抓住市、縣、鄉、村四級文化建設,整合力量、典型引路、分級推進,實現規模化、體系化,統籌城鄉文化發展,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他同時強調,地市級是全面推進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層級。地市級率先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能夠對縣、鄉,特別是城鄉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給予十分有力的支援,對省級和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也能夠確立一個十分重要的支撐點。

  文化惠民功在當代,利在當代。近年來在完成中央既定文化建設重點任務的基礎上,北京市文化局按照黨的十七大提出的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目標,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提高設施建設標準,不斷創新文化服務方式,切實提高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的有效供給。北京市在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體系的構建、人才隊伍的培養以及文化活動的開展等方面均得到了良好的發展,首都文化形象和居民文化福利達到歷史最好水準,北京市從細微之處著手,把文化惠民落到實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效。

  “十一五”:在實踐中創新, 公共文化建設初見成效

  近年來,北京市公共文化建設實現了從小到大的階梯式發展。老百姓越來越多地享受到文化惠民的甜頭,從公共文化的旁觀者逐漸成為參與者,甚至發揮了建設者的作用,實現了“公共文化建設公眾說了算”的建設目標。2011年5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在北京調研時,對北京近年來文化事業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

  “十一五”期間,北京市文化局重點在演出、電影、文化活動和圖書館服務等領域加大投入,提高建設標準和投入效益,提升服務能力和服務水準,兼顧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協調發展,形成了實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網路,形成了結構合理、發展均衡、網路健全、服務優質、覆蓋全社會的、較完備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保障了全市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和需求。

  在公共文化投入總量上,據初步統計,從2006年開始,北京市公共文化總投入以年均30%、每人平均公共文化佔有金額以年均22%的速度飛速增加。撥出專款支援行政村多媒體綜合文化中心建設,基本實現農村地區文化設施的全覆蓋。

  在公共文化隊伍建設上,北京市從不同層面加強對基層文化幹部隊伍、群眾文化團隊、志願者隊伍的培養,形成“基層幹部統籌、群眾文化團隊支撐、志願者隊伍補充”的文化隊伍建設格局。另一方面,積極發展文化志願者隊伍,形成一支紮根基層、高水準專兼職結合的隊伍。為提高文化管理幹部的管理水準和業務能力,還對基層文化隊伍進行系統的業務培訓,做到排練制度化、管理專業化、隊伍品牌化。

  在公共文化設施建設上,北京市建成了一批功能齊全、佈局合理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全市基本形成了市群眾藝術館,首都圖書館,區縣文化館、圖書館,街道(鄉鎮)文化站和社區(村)文化室四級公共文化設施服務體系和網路。截止到2010年底,擁有區縣文化館、圖書館43個,基層街道(鄉鎮)、社區(行政村)文化設施平均建有率達96.42%。其中,行政村多媒體綜合文化中心3884個,率先在全國實現了農村地區文化設施全覆蓋。這些設施的建成,為百姓就近參與文化活動提供了便利。

  在公共文化活動的開展上,越來越多的專業院團深入鄉村開展文化活動,基本解決了邊遠農村看演出難的問題。各類群眾性的節慶文化活動形成經常化、固定化的態勢。有特色、多層次、多種類的基層文化活動遍佈全市,形成了具有首都特色的文化產品和服務供應體系。全市共有各級政府和各類社會力量主辦的群眾文化團隊和社團1萬餘支。實現了市級有優秀品牌團隊,一區一縣有一總團,一街一鄉有一分團,一社一村有一隊伍的目標。每年參與活動的群眾累計達到近千萬人次。僅在2010年春節期間,北京市舉辦的群眾文化活動就有172項。同年“五一”期間,各區縣以迎世博、倡導低碳生活為主題,舉辦了各類文化活動、提供文化服務項目130項。在全國第十五屆群星獎大賽中,北京市有11個作品、項目和個人獲得群星獎,成績在全國名列前茅。

  此外,為了支援各區縣開展品牌文化性活動,北京市文化局與財政局共同制定了《北京市文化劃轉事項及資金管理辦法》,明確了文化活動的經費標準。同時,還專門加強了制度建設,在支援基層的資金下撥方面摸索出“明確目標—項目調研—出臺標準—區縣申報—專家審核—資金扶持—跟蹤指導—資金檢查”的系列化工作模式,保證了資金使用和活動的效益最大化。

  2010年,北京市文化局開始研究制定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規範和標準。通過建立公共文化服務需求機制、效果評價機制、投入機制、績效考評機制和激勵約束機制等管理制度機制,進一步提升了基層公共文化設施服務品質和服務水準,同時也為公共文化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遍地開花,區縣公共文化建設亮點頻現

  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近幾年,北京市政府職能早已從“大包大攬”、直接生產和提供文化產品,向依法行政、依法服務轉變。堅持以政府為主導,以公共財政為支撐,以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為骨幹,以全民為服務對象,以基層特別是農村為重點,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北京市文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各區縣區域特色文化的打造也始終圍繞這一點為中心,從文化系統構建、群眾文化隊伍建設、群眾文化活動組織、區域合作共建、公共文化研究等方面形成自己的品牌,真正做到讓每一個老百姓從活動中受惠,讓每一分錢的投入都見到效果。

  大興:織一張“廣覆蓋、高效 能”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網

  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長王珠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文化建設的基礎,只有基層文化陣地‘活’起來,群眾文化活動才能‘火’起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織一張‘廣覆蓋、高效能’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網是北京市文化局在文化服務上彌補市場缺失的實際舉措,也是政府為全體公民所創造的文化福利之一。”在這方面,大興區利用人防工事為百姓提供文化服務,率先建立了立體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走在了北京市各區縣的前列。

  地下人防工事變活動場所,開創了“民防工事為民所用”的先例;老百姓看電影不出村、看演出不出村、看圖書不出村、上網不出村,打造出獨具特色的村級文化大院;政府花錢買群眾文化樂園,建立了文化活動場所……這5年,大興區的公共文化建設做得風生水起,政府花錢給百姓找樂,群眾自然樂開了花。

  大興區文化陣地建設早就被列入“政府為群眾辦實事”和“政府摺子工程”之中。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全區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一直將文化建設列入強區富民的重要戰略內容,從政策傾斜、資金投入到人員配置等方面都予以保障。經過努力,覆蓋全區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體系已經構建完成,特別是在設施體系建設上,形成了規劃合理、佈局科學,設施完備、功能齊全的“廣覆蓋、高效能”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體系,保障了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滿足了人民群眾基本文化需求。

  此外,大興區文委還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新模式、新思路和新舉措,建立健全了切實可行的管理措施。在陣地管理上,創新試行“五個好”的評選辦法,強化文化陣地管理的激勵機制;在資金管理上,率先制定了“資金項目制”管理辦法;在管理人員隊伍的建設上,推出了“1+1”管理模式;在活動開展上,堅持“一鎮一品牌,一街一特色”的做法,形成了大興區群眾文化活動的品牌,從而實現了大興區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廣覆蓋、高效能”的目標。

  延慶:建一支高水準的 農村群眾文化隊伍

  針對北京市文化人才現狀,北京市文化局從當前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的實際出發,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人才的選拔、培養、任用機制,造就了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推進了人才的社會化流動,提高了人才的使用率,使公共文化建設與管理水準得到切實加強。在這方面,延慶縣深入吸收北京市文化局隊伍建設的精髓,在農村文化資源管理隊伍建設方面走出了一條獨特的道路。

  延慶縣下轄15個鄉鎮,376個行政村,人口近30萬。為解決制約農村文化建設發展的文化服務人員缺位問題,探索文化資源管理長效機制,2009年底,延慶縣文委以推行村級文化資源管理員聘任制工作為突破口,在本縣大榆樹鎮所屬的25個行政村率先開展試點工作。

  為組建一支高標準的農村文化資源管理員隊伍,大榆樹鎮組織了公開招聘,經過輔導、筆試、面試、崗位技能操作培訓等環節,錄用了文化素質較高的文化資源管理員;同時加強管理員業務培訓,讓大家充分了解現有文化資源情況,科學熟練地開展村內文化活動,進一步增強了管理員的工作自信心和能力,提高了文化管理工作業務水準。

  此外,大榆樹鎮還制定了《文化資源管理員考勤制度》、《文化資源管理員工作情況月報表》等13項管理制度以及11套記錄程式,保障文化資源管理工作順利開展。靈活使用農村文化資源管理員隊伍,積極拓寬管理員服務渠道,開展文化教育活動幫助農民增收致富,提倡資源共用,最大限度服務當地農民,已成為延慶文化事業的一大特色。

  東城、西城、房山: 做所有文化惠民品牌活動

  從社區的文化活動到大劇院上演的芭蕾舞,從鑼鼓巷的民俗文化到相聲俱樂部,從旅遊文化節到群眾週末大舞臺,不管是從覆蓋面還是在縱深度上,北京文化惠民工程都帶給市民實實在在的享受,而東城區、西城區以及房山區的文化惠民活動已經開展得熱熱鬧鬧,遍地碩果。

  東城區以構建“首都文化中心區、世界城市窗口區”為己任,集中體現了“首都文化”特質。“一刻鐘文化圈”使東城區居民從家中出發,步行15分鐘便可到達一個公共文化設施點,就近享受免費的文化服務。作為北京唯一推出20年總體發展戰略規劃(2011年-2030年)的區縣,東城區在規劃中明確提出要進一步加強公共文化設施網路、構建政府保障供給、文化普惠全民的公共文化供給模式,針對不同群體差異化地供給公共文化服務,打造一批特色公共文化產品,增強公共文化服務的多樣性。

  東城區公共文化資源供給體系主要由五大類別組成:一是由政府直接提供公共文化服務,二是政府通過設置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務,三是政府通過政策鼓勵和扶植社會興辦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或社會資源從事公共文化服務,四是政府通過購買社會資源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務,五是由政府組織的文化志願者隊伍向公眾提供文化服務。不管哪一種渠道,都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給東城區百姓的生活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公共文化服務更公共”已不再是夢想。

  西城區同樣不甘落後。近年來,西城區以區屬文化設施為龍頭,打造品牌、拓展服務。“1121工程”建設目標的實現,讓更多的文化服務融入到街道社區服務工作之中,豐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保障了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推動了和諧社會的建設。

  西城的街道文化站把節日文化活動、群眾才藝展示、群眾團隊排練、公益文化類培訓均作為常年服務內容,承擔著地區文化服務的主要任務。而隨著西城區圖書配送中心的建立、一卡通借閱服務在全區圖書館的正式開通,西城圖書館的服務功能日益完善,開展了講座、培訓等形式的讀者活動,拓展了過去單一的借閱服務功能。同時,社區教育學校作為街道文化站的有益補充,其作用得到了積極發揮,青少年校外教育、社區群眾才藝培訓、群眾思想素質教育及社區文體娛樂活動都是社區教育學校的主要服務內容。

  此外,為貫徹文化惠民工程,作為北京的遠郊區縣,房山區在全市首家推出“文化週末大舞臺”,成為房山知名的品牌活動和基層文化展演的主陣地,深受百姓喜愛,獲得了北京市群眾性文化活動示範獎;每年全區綜藝演出達3000余場,“2131工程”放映電影2.8萬場,觀眾達600萬人次。

  豐臺、石景山: 創一條共建共用的新思路

  豐臺、石景山是北京的城市功能拓展區,是實現和拓展首都城市性質功能、面向全國和世界的具有外向型經濟服務功能的重要區域。這兩個區公共文化服務對象主要是城市居民和外來人口,強調現代化、國際化的文化訴求,因此其公共文化發展定位於創新,包括產品內容和形式創新、文化管理創新、文化人才創新等。

  豐台區積極探索文化工作共建共用的新思路,建立了“文化工作聯席會議制”,吸引駐區部隊、中央、市屬專業文藝院團積極參與,形成資源共用、優勢互補、合力建設、共同受益的局面。在全區21個街鄉鎮開展了“六個十”示範項目評選活動,以“突出特色,扶持重點”為原則,採取政府購買文化服務的方式,加大對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扶持力度,提高政府對文化投入資金的使用效益,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率先成立了全市第一個區縣級文化資訊數據平臺,豐臺的群眾文化網路資訊化建設成效初顯。

  與豐台區情況有所不同的石景山區,結合區域發展實際,提出了“打造北京CRD,構建和諧石景山,建設現代化首都新城區”的奮鬥目標,區域文化軟實力和公共文化產品供給能力不斷提升,特別是在整合區域文化資源、擴大文化輻射力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實踐。

  目前,石景山已形成全區重大文化活動、部門聯動齊上陣的機制。建立起單位主管領導和聯絡員組成的通訊網路和橫向聯合,形成了上至政府、下至社會各單位的社會文化共管機制。區社文委各成員單位結合自身工作特點,整合資源,聯動發展,結合區域CRD建設和重大節慶日契機開展了各類主題文化活動。八大處茶文化節、重陽登高節、臺灣風情節等主題文化活動廣泛開展,逐步形成全區上下文化活動層次豐富、形式多樣、主題突出的共辦文化新格局。

  朝陽:打造一個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基地

  朝陽區是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基地之一,為了給百姓提供多樣性、便利性、基本性和均等性的公共文化服務,朝陽區積極探索符合本區區情的文化設施空間佈局,並積極創新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模式,保障各類人群的基本文化權益,確立均衡發展理念,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探索出統籌配置的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機制,提高了公共文化產品的服務供給能力。

  2010年,朝陽區在區域範圍內針對政府公共文化服務工作進行了全面的群眾調查,接受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了解群眾對公共文化服務的需求。根據區域人口結構複雜和文化需求多樣化的特點,朝陽區提出了打破行政層級,設置文化機構的新理念,即在原有的區、街鄉的層級之間增加了地區文化中心,形成了區級文、圖、博—地區級文化中心—街鄉文化中心—社區(村)文化活動室的四級公共文化服務網路。同時,充分發揮駐區文化名人、文化專家以及群眾文化帶頭人的帶動作用,積極開展文化專家庫建設,定期為群眾文化隊伍進行專業指導。同時,加大對群眾文化隊伍的扶持,採取“抓兩頭、帶中間”的方式,每年設300萬元的專項資金,用於對群眾文化隊伍的獎勵與補助,有力調動了大眾參與文化建設的積極性。

  “大碗茶”拉近了鄰里之間的距離,“朝陽流行音樂周”“書香朝陽”全民閱讀活動、“朝陽文化大講堂”等活動,讓百姓在文化舞臺上盡情展現著才華,彰顯著朝陽百姓欣欣向榮的生活!

  “十二五”:在完善中前行, 讓百姓共用發展成果

  如果說“十一五”期間北京市公共文化建設取得的成就已經向政府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那麼“十二五”期間北京市公共文化建設所要走上的將會是一條創造新紀錄、書寫新歷史的輝煌征程。

  思路決定出路,高度決定未來。“十二五”時期,如何擴大服務範圍、提高服務品質、增強服務效益,成為北京市公共文化建設的主要課題。北京市文化局局長降鞏民表示:“文化發展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人民,依靠的力量也是人民。因此要加大重點文化設施建設力度,發揮北京的區位優勢和首都的文化輻射功能,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準,努力讓文化的‘陽光’普照大眾。”

  作為我國社會百姓文化活動參與程度最廣泛、文化權益實現程度最高的城市,“十二五”時期,北京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將以政府為主導,以公共財政為支撐,以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為骨幹,以全民為服務對象,以基層為重點,構建覆蓋城鄉的首都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圍繞滿足人民群眾讀書看報、聽廣播、看電視、欣賞文藝演出、參加文化活動等基本文化需求,重心將從“建有”向“完善”推進,工作側重“兩基兩全”即基本文化需求和基層文化建設、設施健全和管理健全,結合北京發展大局,解決新題、難題。規劃注重與“十一五”工作相銜接,體現連續性,突出北京的特定性,實施中的可操作性。

  “十二五”期間,根據區縣城市功能定位的不同,北京市分別制定四個區域發展的工作目標。主要思路初步確定為:明確四個功能區發展定位、三個體系建設,兩個重要支撐,實現一個目標。即:公共文化服務設施體系、公共文化管理運作體系、公共文化產品供給體系三個體系的建設與完善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整體建設的重點;公共文化人才隊伍的培訓、加大財政投入是體系建設的兩個重要支撐點。通過5年時間,達到一個目標,即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完善,為長遠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走遍了南北西東,也到過了許多名城,靜靜地想一想,我還是最愛我的北京。”不言而喻,“十一五”的北京市公共文化建設就像是在全國文化建設浪潮中破浪前行的風帆,因其關乎每一個人的公共文化權益,所以需要政府下大力氣全心全意做好;因為細微之處方顯服務水準,所以需要精雕細琢;因為惠民程度高,所以老百姓才會交口稱讚;因為取得的成效好,所以更具借鑒意義。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