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界代表:真誠交流促進兩岸教育共同進步

時間:2009-08-18 16:51   來源:台灣網

 

臺灣省教育會常務理事吳光勳先生(台灣網 李丹 攝)

 

  台灣網8月18日北京消息 宋慶齡先生曾經說過:有些事情是可以等待的,而少年兒童的培養是不可以等待的。近日,在宋慶齡基金會的組織下,臺灣各界教育代表到北京參加了兩岸青少年社會教育研討會。

  就臺灣在啟發教學、教學設備、母語推廣以及對未來兩岸青少年社會教育如何進一步交流合作等方面的教育問題,本網記者特別專訪了與會的臺灣省教育會常務理事吳光勳先生。

  吳光勳來自臺南,現任南投縣草屯鎮炎峰小學校長,這是他第三次參加兩岸青少年社會教育研討會。

  吳光勳告訴記者,臺灣與大陸同文同種,來到這裡最大的好處就是聽得懂,看得懂,能夠最大限度地交流教學經驗,舉辦研討會最重要的目的是了解兩岸青少年問題上的不同,第一屆研討的主題是“青少年問題”,這一屆則是啟發青少年學生的課程問題,大陸教育的探討部分往往比臺灣稍好一些,通過教育研討會,兩岸的教育界同仁可以將自身所存在的問題帶回去繼續改進。

  啟發教學是臺灣青少年教育的重點,吳光勳介紹說,在臺灣,學生有受教權、選擇權,在學生受教這一環節學校是非常尊重家長和學生的,特別是選擇課程上,家長、學生都可以選擇,重點突出了他們“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臺灣學校普遍推廣電腦教學,他還談到,這次參觀北京的一些學校,發現北京的學校都有先進的教學設備,良好的學習環境,其設施不比臺灣的差,甚至很多小學都是電視化教學,但他強調,“我曾到大陸其他一些城市,發現在大陸一、二線城市間、城鄉間教育水準、教學設備間差比比較大,而在臺灣應為是統一配置,這種情況相對好些,希望以後兩岸的教育設備有更好的良性化、平衡發展。”

  “我的女兒在同時學習閩南語、普通話,經常通過看電視來學習,並且普通話說的很好,就這點,我為女兒感到自豪、驕傲。”在臺灣教育界十分注重推廣母語教學,主要有客家話、少數民族語等,吳光勳表示此行最希望的是多了解大陸在推廣母語方面的情況,以便回去後繼續推進臺灣這方面的教育。

  總結他連續參加三屆的經驗,吳光勳有感而發,“看到的都是實地,聽到的都是實例,及時的互動探討,兩岸教育工作者深入的交流、真誠的對話,相互促進作用太明顯了!”他表示,非常期待青少年社會教育研討會能夠在兩岸間輪流舉行,並歡迎大陸教育專家學者來臺灣參觀、交流,共同探討,共同學習,共同為兩岸青少年社會教育事業做出貢獻。(記者 李丹 董潔)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