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園區現代服務業調查:把園區變成聚寶盆

時間:2009-05-11 14:46   來源:蘇州日報

    2004年,蘇州工業園區服務業增加值117億元,佔GDP比重23.3%,服務業從業人員4.5萬人;


    2005年,園區提出“服務業倍增”計劃,服務業增加值143億元,佔GDP比重提高了1.2個百分點,服務業從業人員5.8萬人;


    2006年,園區獲批成為全國唯一“鼓勵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發展”試點區,服務業增加值179億元,佔GDP比重繼續提高1.7個百分點;


    2007年,園區被國家四部委聯合授予全國首個“服務外包示範基地”稱號;


    2008年,園區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總收入48億元、同比增長71%,上繳稅收總額約2.7億元、同比增長69%,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同比提高2.1個百分點;


    2009年,國務院常務會議指示,將蘇州工業園區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有關稅收試點政策擴大到國家認定的服務外包基地城市和示範園區……


    在“製造業高地”上著手產業結構的“調優、調輕、調高”,並且提出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的“雙引擎”發展格局,蘇州工業園區自“服務業倍增”計劃實施以來,逐漸拉大了“微笑曲線”的向上延伸速度,區內新增三產項目數和就業人口增幅早已開始超越製造業。如今,園區的產業結構得到明顯優化、城市功能得到逐步完善、百姓就業得到基本保障,一塊由製造業搭建起筋骨的區域,在現代服務業的蓬勃發展中豐盈了血肉,15年前的規劃藍圖正一步步變為現實,蘇州工業園區的新城面容已然清晰。

   

     集群規劃的現代服務業


    經過十多年的開發建設,作為深受世界500強企業青睞、吸引內外資踴躍注入的投資福祉,園區從一開始就是站在高起點上來發展現代服務業,以“打造長江三角洲重要區域商務中心”為目標,不但要“優先發展生產型服務業,拓展提升消費型服務業”,還要“加快構建與現代製造業相配套、與國際化新城區相適應、符合城鄉居民需求的現代服務業體系”。超越傳統服務業的零星分佈格局、進行集群規劃的園區現代服務業,在如今低迷的經濟形勢之下仍能異軍突起、闖出一條特色之路,並形成了聚寶盆效應,把財氣、商氣、人氣一一集聚。


    早在2005年的蘇州工業園區發展諮詢委員會會議上,作為演講嘉賓的吳敬璉就明確表示,持續競爭力,要從服務業來激發,園區的服務業大有可為!憑藉前十年打下的堅實雄厚的製造業基礎,吳敬璉這句“大有可為”,首先就在園區以物流、金融、會展、專業服務業等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上體現了出來。


    以電子資訊、精密機械、生物制藥、新材料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在園區快速成長,這些領域內的企業對於優化供應鏈管理、降低流通成本,有著迫切的需要。從十多年前一個海關監管點起步,園區現代物流業如今以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為平臺發展勢頭迅猛。而園區綜保區這個大平臺,作為目前國內功能最全的特殊監管區域,享受著國家各種相關優惠政策,從而令得區內的現代物流業發展擁有別處無法比擬的政策及配套優勢。 2008年全年,園區綜保區實現監管貨值達475億美元。


    園區的金融服務業,一直以來都瞄準了蘇州最繁華金融中心區的目標。規劃圖上,金雞湖以西、中央公園以東、蘇華路兩側到星港街早就被圈出了“手電筒狀”的中央商貿區。經過幾年的發展,星展銀行、渣打銀行、眾勤、普華永道等金融與高端專業服務機構相繼落戶。如今,這塊區域內的金融及專業服務業,正以國際大廈、世紀金融大廈、中銀惠龍大廈、星海大廈等為載體,引進更多銀行、證券、保險、基金等金融機構,拓展更多法律、設計、資訊與仲介等專業商務機構。園區的金融服務網路已經日漸完善。

 

    2004年投入運營的蘇州國際博覽中心標誌了園區會展業的正式起步。近5年來,博覽中心先後舉辦了400多場展會活動,100多場展覽會,其中全國性、國際性展會就有50多場次,會議活動300余場,接待展會觀眾逾300萬人次,園區會展業的年增長速度超過30%。如今,博覽中心已形成較為穩定的展會資源,在全國會展行業中也闖出了一片天地。在園區2005-2010年服務業指導意見中,“爭取用5-10年的時間,將蘇州建設成為長三角地區主要的會展中心之一”是區內會展業接下來的發展目標。
    對於區內這些集群規劃、發展前景大好的現代服務業,園區政府能夠做到的,一方面是不斷加大各功能區載體的建設力度,另一方面則是不斷加大政策爭取和服務保障工作,為服務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目前,園區物流園62萬平方米倉庫建成竣工,國際科技園三、四、五、六期投入運營,獨墅湖高教區圖書館、體育館、學生公寓等建成開放,中科大、西安交大、新加坡國際學校新校區等建成投用,生物奈米園、創意產業園、中新生態科技城等新的科技載體建成投入使用;園區政府還制訂出臺了《關於促進蘇州工業園區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政策文件,並設立服務業專項引導資金扶持服務業發展,數額從2005年的5000萬元上升到2008年的1.2億元。


 

 

    規模化經營的傳統服務業


    如果說,“產業升級”為園區“擇優”集聚了更多的先進製造企業,“科技跨越”推動培養了園區的自主創新、科技研發能力,那麼,“服務業倍增”就是讓園區更像一座城市了。儘管在早期的開發建設過程中,園區的服務業還是以傳統的餐飲、酒店等類型為主,但即便是這些傳統的服務業形態,在園區進行規模化經營的基調也是從一開始就確立的。從左岸商業街到中天湖畔,從湖濱新天地到李公堤,從葑誼路商業街、斜塘商業街到淺水灣商業街,園區的傳統服務業做到了“規劃區域,明確定位,相互補充”。2009年1月16日,圓融時代廣場在金雞湖東華彩亮相。這座華東地區首屈一指的商業航母,連同周圍的金雞湖商業廣場、現代休閒廣場,以及即將竣工的摩天輪公園、月光碼頭,正在大規模地集聚起人氣和商氣,同時也為蘇州的城市名片添加了全新地標。


    作為城市的一項重要功能,園區休閒旅遊業方興未艾。週末的城市廣場大型鐳射音樂噴泉,全天候免費對外的沙湖生態公園、白塘植物園,新近開放的重元寺、玉皇宮等一批休閒旅遊項目的實施,讓園區的新城魅力進一步得到了彰顯,商貿、旅遊業已呈穩健的發展態勢。圍繞環金雞湖商圈和陽澄湖旅遊度假區的建設,搶抓上海世博會等重大活動機遇,園區的休閒旅遊業加強了“唯一性、第一性”的品牌打造、產品策劃與主題推廣,同時也加快了摩天輪公園、月光碼頭、歐式商業街、蓮花池生態公園二期等項目的建設步伐,計劃進一步打響月光經濟、休閒經濟、旅遊經濟的新品牌。

 

    後來居上的服務外包


    確切地說,服務外包只是服務業領域近兩年新興的一種業態,甚至在園區制定2005-2010年服務業指導意見時,都沒有用專門的文字來加以表述。然而,如今,對正致力於轉型升級的園區來說,“服務外包”卻是個不得不提的名詞。園區豐厚的製造業跨國公司資源為業務流程外包(BPO)發展創造了優越的市場條件,這些公司的BPO業務集中在物流外包、金融財務外包、人力資源外包等方面;而上世紀90年代末,新電資訊、高達等公司的入駐,標誌了園區資訊技術外包(ITO)的起步,到後來國際科技園投入使用,方舟資訊、新宇軟體等一批企業進園,園區的ITO進入了產業集聚階段,形成一定的規模,主要集中在軟體及嵌入式軟體外包、動漫製作外包、硬體外包和IT培訓等方面。如今,園區的服務外包投資領域還涵蓋了生物醫藥、產品研發、設施服務等頗具園區特色的行業。


    作為當時服務外包優惠政策唯一的試點區域,園區專門成立了服務外包發展領導小組、服務外包協會,搭建起服務外包網;在落實國家服務外包試點政策有關精神的基礎上,制定出臺《<關於促進蘇州工業園區服務外包發展的若干意見>暫行細則》,並規定了更為細化的鼓勵政策。如今,園區把服務外包的發展方向定位在“以承接跨國公司離岸外包業務為主”,著力打造“中國模式服務外包第一園”品牌。截至2008年底,園區已有服務外包企業635家,其中20家通過了CMMI認證,服務外包年營業收入超過了100億元,其中離岸外包營業收入達到3.2億美元;今年2月,園區道鑫公司與KEMET美國總部簽署了一份供應鏈外包合同,總價約為20億元人民幣。

編輯:李典典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