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近代世界各殖民地與半殖民地國家在二戰後紛紛獨立,而發生文化上的傳統與現代化問題。中國也在其中,但在一些概念的掩蓋下,其真實的情況如何鮮少學者討論,茲根據歷史事實和概念分析予以探討。
二、正名 (1)西化和西方文化 (2)傳統與傳統主義 (3)自由與自由主義 (4)現代化與現代化的五項指針 (a)理性化 (b)民主化 (c)世俗化 (d)城市化 (e)工業化
三、中國的落後與工業化 在歷史上中國至十七世紀之前,其實都領先於世界,包括歐洲文明。唯至歐洲蒸氣機出現後,無機動力代替了有機動力,機械工業代替了手工業,生產力大增而中國開始落後了。十九世紀中西再度接觸,中國雖未淪為殖民地,但亦陷入半殖民地田地,受不平等條約的束縛,民族不得解放,國家不能獨立,無法資本積累,而無從發展經濟。1949年後,又受馬列意識型態捆綁,而有「文革」的十年浩劫。
四、中國的民族復興 1979年中共宣佈「改革開放」路線,根據中國的具體現實發展經濟,而有快速的成長,中國經濟建設的完成才能奠定中國文化發展的物質基礎。繼之中國應可根據自己文化的主體性建立獨立的文化價值觀和世界觀,重新將中國文化貢獻於世界人類。
在近代,不要說中國,包括第三世界,也就是原來西方的殖民地或是半殖民地的地區都發生了傳統與現代化的問題。為什幺會發生這個問題呢?因為近代歐洲的崛起後,衝擊到許多地方的文化,而使得這些文化發生一些難以為繼的問題。他們要如何生存發展下去,受到了傳統之外的一些衝擊與干擾。所以不僅僅中國、日本,甚至於回教國家都有這樣一個嚴重的問題。
討論這些問題,有一些基本概念是需要理解厘清的。為什幺要談概念呢?因為人的思想,除了一些直接感官感覺外,都是透過概念來認知事物的。所以一旦一個概念發生問題,我們整個思想與認知就會發生問題,甚至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有幾個概念首先要跟各位厘定清楚,再來進行問題的討論。其實老實講,這幾個概念厘清後,這個問題也就差不多解決了。
一、西化與西方文化
三十年代,胡適之就提出了全盤西化。是否你一旦不接受西化,你就不接受西方文化了? 西化與西方文化其實是兩個貌似而實不同的概念。用英文來說便可清楚看出不同。西化為westernization,西方文化則是western culture。
何謂西化?在歐洲向世界殖民地擴張時,當時印度有所謂的英吉利化,越南有所謂的高廬化。以越南為例,法國佔領了殖民地,要把殖民地變成法國人生存發展的空間,所以希望越南對法國人來說能夠像自己國家一樣熟悉,因此,要求越南法國化。印度與菲律賓也是如此。後來由於殖民地的轉換,菲律賓一下是西班牙殖民,一下又變成美國殖民。這些轉換是因為後來歐洲列強互相爭奪殖民地,所以這個名詞概念轉為歐羅巴化,後來演變為西化。所以簡單的來說,西化也就是殖民地化。殖民地化當然要接受西方的文化。 何謂西方文化?乃指從古希臘羅馬,經過中世紀,到工業革命之後,所積累的西方文化的經驗。西方文化,作為一個存在的對象,站在科學的立場,就有其研究的價值,而且也一定有供我們參考利用的價值。
從西方文化到西化,都是要接受西方文化。這個接受西方文化有什幺不同?西化的接受西方文化,是不具有主體性的。不是我們保持我們的主體性來接受西方文化,而是以殖民地化的方式來接受西方文化。至於接受西方文化,或者稱為西學,是經由學習分析西方文化來接受運用西方文化,是具有主體性的。
在整個歷史的過程中,有所謂的西化派跟西學派。西學派是以我為主,西化派是以他為主,這是有所不同的。
近代中國以來,坦白說,大概已經沒有所謂的傳統主義或者是說傳統派。沒有人反對學習西方文化,以被指為傳統派的人物康有為為例。康有為首先在廣東開學堂,就是介紹歐西之學的。甚至於第一本介紹馬克思主義到中國來的書,就是康有為的《大同書》,1902年出版。而康有為因為重歐西之學,所以一直到1895年才考上進士。同時碰開工關割臺,於是上萬言書,要求皇帝要下詔罪己,並要懲處文武百官、布新政等,所以中國的新學新政觀念是從康有為的萬言書來。梁啟超是康有為的學生,受康有為影響甚大,後來的康梁變法是為現代中國憲政改革的濫觴。
近幾十年來,在港臺之間崛起的新儒家學派也是被視為傳統派。但是,這些主要的新儒家人物的後面都有一位洋師傅。例如:牟宗三是康得﹔唐君毅是黑格爾等。
二、傳統與傳統主義
何為傳統?傳統其實是人類積累的文化經驗。所以,沒有一個民族是沒有傳統的。若是沒有傳統,我們大概要回到類人猿類去了。所以,人類積累的這些文化是為我們的傳統。
十幾二十年前,聯合報在南園開了一個學術研討會,討論中國的民主憲政問題。當時李鴻禧教授在那大言炎炎的說,認為中國之所以沒有民主是因為傳統的包袱太重。我就反問他,請問:「法國大革命前,歐洲人傳統的包袱重不重?為什幺可以有法國大革命後的民主?」再請問:「非洲或是印尼的食人族或者是其他原住民,應該沒有太多包袱,他們的民主比我們這種具有傳統包袱的民族進步多少?」所以說民主與否與傳統是沒有關係的。事實上,歐洲中世紀以來,與中國同時期做比較,保證比中國不自由。以希臘為例,蘇格拉底被處死刑是因為瀆神,是因為他說太陽是一塊燒紅了的石頭。
沒有人能夠拋棄斷絕傳統,因為我們今天的語言、衣服、器皿等都是傳統發展出來的。
另外,傳統與傳統主義不同。傳統主義是十七世紀歐洲的一股思潮,是所謂的王政復古運動。當時歐洲在變動,他們想要恢復到以往的時代,要恢復當時羅馬教廷的權力和權威。但是,歷史的長河是大江東流一去不復返的。所以,歷史的發展是不可能復古的,是不可能回到傳統的,傳統是往前進的,就如同水不會倒流一般。所以,我們可以說我們不贊成傳統主義,但是我們不可能反對傳統。
傳統與現代的關係是一個發展的關係。現代的一切,都從昨天來的,明天的一切也必然是從今天去的。這就是孔子說的:「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也就是說,傳統歷史的發展,中間是有因(因襲過往)益(過去無而現在增加的)損(過去有的減少了)革(過去有的現在沒有了)的發展的。所以傳統與現代的關係其實是一個辨證的因益損革關係。
三、自由與自由主義
何為自由?匈牙利的詩人斐多菲寫道:「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但是,法國大革命時羅蘭夫人也說說:「自由,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而行。」
人處處都受限,從生理到物理,到大自然的限制,再到經濟、政治、社會、法律等的限制。那自由到底是什幺?在六四事件後,我跟北大學生座談。他們跟我說他們都是自由主義者,我告訴他們我也是,並且反問他們什幺是自由?
自由與自由主義不同。人只有按照客觀規律(生理、物理、政治、社會、經濟及法律)來達成主觀願望的權力。例如:我希望太陽從北邊升起,但是太陽仍然不能達成我的願望,每天照樣從東邊升起。人有達成這種主觀意志的自由嗎?沒有。
自由主義是十九世紀以來崛起的西方資本主義的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與主張。他們主張的自由有兩個:自由競爭與自由貿易。若在自由競爭中每次都贏,當然主張自由競爭;若輸,還要主張自由競爭嗎?不,這時就是要保護弱勢了,不要自由,要平等了。
每個人都要自由,都希望把束縛在自己身上的限制取消或者是減少,但是,自由主義指的是自由競爭與自由貿易。所以,自由與自由主義這兩個概念是不同的。也因此,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的國家都是希望自由主義的,而且自由主義並不等於自由。
再來,我們來講一個現代化的問題。七○年代的臺灣曾有過一場現代化的論戰,而我站在反對的立場。為什幺反對?我提出幾個問題與質疑。
一、現代化是不是一個時間的概念?
若是,現在的世界中,那一個人不現代化?包括印尼的食人族,他們跟你我一樣都生活在2004年,一天不多,一天不少。可見得現代化不是一個時間的概念。若是,那大家都現代化了,我們又何必要特別現代化呢?
二、社會變遷(social change)說
後來有人提出這個說法。若說社會變遷就是現代化,那也不對。從人類的歷史來看,從會用石器開始,就產生過社會變遷;人類開始會用火,又產生了社會變遷;人類開始會用文字,也產生了社會變遷等等。若說社會變遷就是現代化的話。石器時代也是現代化嗎?若說社會變遷就是現代化的話,古代也現代化過。
三、現代化的五項指針:
(一)民主化 民主(Democracy)來自希臘文的Demokratia。希臘時代就有所謂的雅典民主。若民主就是現代化的話,雅典早在2700多年前就現代化了。而且,根據人類學的研究,初民社會與氏族社會的政治型態經常都是民主的。
中國古代也出現過古代民主,曾有過民主的言論自由。所以,不只是希臘,其他民族也都有民主的型態。若說民主化就是現代化的話,古代不就是現代了嗎?
(二)理性化 哲學的出現就是理性的萌芽。沒有理性就沒有哲學。以希臘來說,哲學已經存在2700多年,希臘人有理性,那希臘人有沒有現代化呢?
理性還有許多不同的定義,例如:工具理性、目的理性等。以工具理性(馬克思韋伯提出)來說,我看全世界沒有人比中國人更理性的。為何?因為理性時代是相對於信仰時代而言的。
什幺是工具理性?根據馬克思韋伯(Max Weber)的說法,是計算,計算有其必然性的存在,而理性在某個意義上來講,也是一種所謂的推論。請問各位,電腦的濫觴是什幺?人類第一部計算器就是中國人的算盤。你說中國人不理性嗎?
歐洲倒是有這個問題。歐洲的資本主義必須要有計算才能出現,但是,中國早就有簿記了。
談賺錢,要能計算才能賺錢。我們都知道,猶太人是最會賺錢的,但是,猶太人賺遍全世界卻賠在中國。在唐朝,猶太人就到中國來了,現在開封旁邊還有一個猶太村,猶太人來中國不但賠了錢,連人都賠在中國沒回去。所以,猶太人的「猶太」還是比不上中國人的鐵算盤。
(三)世俗化 世俗化對歐洲人是有意義的,因為歐洲人是經過信仰的時代,以及神聖的時代-中世紀的。
世俗化是針對神聖化而來的,但是,中國何時曾有神聖化?從孔子開始,便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中國從來就世俗化。
不僅如此,中國連宗教都世俗化。例如:一貫道便是諸神諸佛皆拜。中國人是有廟就燒香,看見菩薩就磕頭,還有比中國人更世俗的嗎?
(四)城市化 戰國時代,邯鄲有一大賈呂不韋。沒有大城市,怎幺會有大商人呢?所以說,中國老早就城市化了。
(五)工業化 近代中國沒有工業化。近代中國真正落後於歐洲的是中國沒有充分的工業化。因為沒有工業化,也就沒有因為工業化所帶動的一些社會型態、活動、現象及結構等出現。所以,現代化的五個指針,大概只有工業化是真的。
為何中國沒有工業化?根據MIT一位英國籍的保羅.肯尼迪教授所著的一本書《大國的興亡》中提到:十七世紀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能夠超過明朝的強權。以以前歐洲的一些紀錄來講,中國甚至被形容成為遍地黃金的地方,而且中國人非常愛好藝術,連文字都是藝術等。我們今天不談這些,談下面幾點:
一、笛卡兒的哲學為何會跟傳統歐洲哲學有所不同?
根據歐洲人所寫的哲學史,笛卡兒被尊為歐洲近代的哲學之父。但是笛卡兒的哲學與歐洲的傳統哲學不同,並且是突起發展的,此乃因笛卡兒長期居住在阿姆斯特丹的經驗所致。阿姆斯特丹當時是歐洲商人與傳教士進出東方的港口,這些人帶入很多中國文化的訊息,使得笛卡兒的哲學和傳統西方哲學不同。
賴布尼茲認為,他自己的哲學唯有懂得易經的人才懂。
再看看康得,他老師的老師是吳爾夫,而吳爾夫對中國的是稱讚的,對於中國文化的是肯定的。所以康得的哲學,是受到中國哲學的影響。到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才有一個狂妄的德國哲學家尼采,以白人中心主義的觀點,批評康得是「肯尼茲堡的中國人」。
另外,法國大革命前夕的伏爾泰,認為中國沒有宗教而有道德,是一個人類不可思議的道德民族。
二、中國落後了,一直到八國聯軍。聯軍的統帥,瓦德西對德皇的報告書中寫說:今天我們雖然征服了中國,但是,中國有完整的家族制度,有儒家的道德信仰,中華民族是一個優秀的民族。今天我們之所以能夠征服中國,並不是征服中國的人民,而是由於中國統治階級的腐敗。
一個黃金之國,一個文明燦爛的而且長期領先世界的中國文化、中華民族,為什幺會衰落下來?因為沒有工業化,或者是說沒有歐洲的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的核心是指其生產的動力。它的生產動力是蒸汽機,而蒸汽機的出現改變了世界。蒸汽機的出現就是以無機動力代替了有機動力,可以不受時間體力的限制,此為中國真正的落後。
為什幺蒸汽機的發明會落在歐洲而不是落在先進的中國呢?根據研究,中國海禁的問題造成了這樣的結果。
拿中西的歷史來比較,中國的航海是領先於歐洲的,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要比鄭和下西洋晚了好幾百年。人類第一隻遠航的艦隊,就是鄭和下西洋,但是後來,中國海禁,片板不得入海。
由於中國航海在當時是領先世界的,因此,中國的海上貿易是當時世界的中心,而當時的海運中心是在泉州、潮州與溫州。九零年代,當中國經濟開始飛躍時,澳洲的外長依文斯說:「四百年來第一次,世界的海上貿易又重新回到了東亞。」
當時的海上交通是由阿拉伯人壟斷,所以泉州的開元寺,是全國唯一的一間寺廟,廊柱上的木雕是安琪兒(Angel)的,也就是天使。只有伊斯蘭教與基督教的天使是有翅膀的,中國人上天不用翅膀。那中國人如何上天呢?戰國到漢朝流行神仙之說,認為人死後會飛上天。漢墓中便有飛天圖,是用袖子飛上天,而袖子是由對翅膀的想像轉化而來。何謂文明?文明就是複雜。用袖子飛天顯然比翅膀來得複雜,中國人也顯然比西方人文明。
但是由於海禁,使得中國不得發展殖民地。因為無法發展殖民地,所以中國的商品,即使到了明清,中國資本主義萌芽、中國染場已經達到數千人的規模,也因為無法開發海外殖民地的市場,使得商品的銷售量無法提升,不需要提高生產力。相對於歐洲,由於歐洲鼓勵航海,鼓勵開發海外殖民地,使得歐洲的商品進入海外殖民地,並且供不應求,此種狀況下,歐洲開始尋求高生產力,發明瞭蒸汽機。
蒸汽機出現後,中國開始落後了。
三、十七世紀歐洲人東來,中國就有點不行了。不過,中國還是打了一場勝戰,那就是1662年鄭成功與荷蘭人之戰。有歐洲的歷史學家認為歐洲資本主義的先鋒就是殖民主義,殖民主義的先鋒就是海盜,而海盜在海上打劫就一定要有海上貿易。大仲馬的小說《基督山伯爵恩仇記》就是寫歐洲海盜跟商人間的故事。
鄭成功驅逐荷蘭人收復臺灣,是中國海盜的兒子打敗歐洲的海盜,因為鄭成功的父親是海盜。根據我們今天的研究,明朝的倭寇,不是日本人,因為當時的日本沒有發達的海上貿易,哪來的海盜?倭寇的出現,乃是中國海盜受到官兵進剿後,逃竄到日本、琉球、臺灣、菲律賓、甚至於印尼。逃到日本的海盜,帶著日本的一些野武士到中國的海上來打劫。臺灣在當時也是海盜的出入地,著名者如:鄭芝龍,即鄭成功的父親。
到十九世紀歐洲人再東來時,中國已經落後了。鴉片戰爭一役,天朝上國夢碎,不平等條約接踵而來,喪權辱國,割地賠款。 賠款的錢,從國庫稅收來,而中國是農業立國的國家,所以,這些錢是輾轉從農民身上刮下來的。中國的農民,凶歲不免於饑寒,富歲最多也不過是溫飽。天文數字的賠款壓在中國農民的身上,當然造成中國民不聊生。民不聊生,於是農民鋌而走險,有學問的人稱為革命,沒學問的則稱為土匪。土匪橫行,政府一定要鎮壓,鎮壓一定會削弱中央政府的力量,對外戰爭,戰敗的機率更高,戰敗又要割地賠款,如此這般,造成惡性迴圈不斷。
任何國家的興起都要資本的積累。這種掠奪的資本積累的方式,在哥倫布發現美洲時便開始。有一個印地安學者曾經發表這樣的一種觀點,認為歐洲工業化的完成是靠著對美洲的掠奪;美國的崛起,是建築在對印地安人無償土地的掠奪以及對黑奴無償的勞動力榨取。在現在的美國賓州與麻州,發現了當年州政府的懸賞告示,一張印地安人的頭皮懸賞四十元美金。美國是如此去積累資本的。
日本是如何積累資本的?今天的研究發現,明治工業化的完成是依賴中國對甲午戰爭以及八國聯軍的賠款,加上對臺灣與朝鮮的殖民壓榨。
中國近代不但沒有如此資本的積累,而且原有的一些積累在割地賠款上也賠光了。賠到沒有錢賠,便押,路權、礦權,甚至最後連經濟的命脈──海關,都押上了。以甲午戰爭為例,包括還遼的六千萬兩的賠款,一共是三萬萬六千萬兩。中國向外國貸款,本息還清一共是六萬萬兩。當時大清的歲入,每年只有七千萬兩,也就是說,要八年半的歲收才能把錢還清。在這情形下,中國能有什幺建設嗎?
所以中國的所有革新運動,如自強運動等,都是沒有用處的。這也就是為什幺孫中山革命一定要廢除不平等條約的原因。所以近代中國的問題在於,如何從帝國主義的壓迫下解放出來,以獲得自由,並且發展工業化,迎頭趕上西方。
八年抗戰,解決了不平等條約的問題;毛澤東又驅逐了帝國主義在華的一切勢力。經過文革,鄧小平路線的出現,中國在一個自主的、具有自我防衛力,並且獨立的狀況下,自己摸索自己的道路。
在這個摸索的過程中,由於西方文化的衝擊,中國首先出現白色西化派(資本主義的西方文化道路),後來,十月革命後,出現紅色西化派(共產主義)。白色西化派要中國完全模倣西方資本主義,1949年,國民黨敗退到臺灣,基本上象徵著白色西化派在中國的失敗。1979年,中共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宣佈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取代了社會主義象徵紅色西化派在中國失敗。
中國到底要走什幺道路?中國只能根據中國的自主性,根據中國自己的條件以及主體性,走中國人自己的道路。今天,我們是在這條摸索的道路中。從1979年到今天,任何有一點世界經濟常識的人都該知道,中國即將成為世界上第三經濟大國以及軍事強國。
今天的中國若是經濟改革成功,有西方的學者認為,這將是人類自工業革命以來,最大的一次人類經濟結構的變動。
經濟的中國在短期內或許可以實現,但要如何建立起自己的價值體系以及意識形態呢?拋棄了馬列主義之後,難道就一定要接受資本主義的價值與意識型態嗎?中國改革的成功,將是世界上五分之四人類的榜樣。若是把這個稱之為現代化,那幺,中國的現代化還未成功。
今天,我們把什幺是西化與西方文化,什幺是傳統與傳統主義,以及現代化中的五個指針做了分析。我們發現中國缺少的是工業化以及不自由,這個不自由使得中國在革命過程中反覆、摸索著前進。中國如何走一條自己的道路來達到現代化的目標,還必須建立在自己的價值體系和意識型態上。
世界上五分之四的人類,在期待著一個榜樣;歷史,在期待中國發展的實現。中國的現代化,應該不是遙遙無期了。(本文作者 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王曉波 )
編輯:姍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