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環保局局長張永澤:讓碧水藍天永留西藏

時間:2008-11-10 15:52   來源:中國西藏資訊中心


熱地題詞:拉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石堅攝


拉魯濕地水源水渠:碧水綠樹雪山。顧鈺攝


碧空如洗,雪山掩映,濕地蒼茫。顧鈺攝


西藏自治區環保局張永澤局長接受媒體採訪

  10月6日,記者在拉薩北郊的拉魯濕地對西藏自治區環保局局長張永澤進行了採訪。“改革開放這麼久以來,西藏在環境保護方面取得的成績,看看西藏的碧水藍天,就能夠有一個最直觀的感受。”當有記者問起西藏在環境保護工作方面取得的成就時,張永澤如是回答說。

  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極”之稱,是世界上獨特的生態環境地域單元。西藏作為青藏高原的主體,是我國乃至南亞、東南亞地區的“江河源”和“生態源”,更是亞洲乃至北半球氣候變化的“啟動器和調節器”,同時,其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使西藏成了我國乃至全球重要的生物物種基因庫和生物多樣性保護重點地區,其特殊的生態戰略地位,使得西藏高原又成為我國重要生態屏障和安全屏障。為此,建設西藏高原國家生態安全屏障越來越受到了中央和西藏各級政府的重視。

  “建設生態文明,保護西藏高原的碧水藍天,可以說是西藏所有工作的重點。因為西藏高原生態非常脆弱,但它又關係到全國乃至亞洲的氣候變化,為此,在西藏建設生態文明顯得尤為重要。”這位畢業于四川大學水污染治理專業的博士局長對記者們介紹說。

  說起西藏的環保情況,張永澤變得滔滔不絕,如數家珍。他以拉魯濕地為例介紹了西藏這些年來在環境保護方面採取的嚴格措施和巨大投入。張永澤說,拉魯濕地是一塊總面積12.2平方公里,核心區面積6.6平方公里的城市濕地,佔去了拉薩市區建成面積的11.5%,是拉薩名副其實的“肺”和“腎”,更是拉薩的自然名片。

  20多年以前,因為一些歷史原因,濕地被佔用得很厲害;1998年,西藏自治區政府認識到了城市濕地在環境方面的重要性,決定對拉魯濕地進行環境恢復,當時佔用濕地的群眾抵觸很大,環保部門頂著壓力,做了大量的工作,最終得到了理解。1999年拉魯濕地成為了省級自然保護區,2005年正式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了保護拉魯濕地,政府的投入很大,1998年為恢復拉魯濕地的生態,關閉了7家水泥廠,為此,政府貼息貸款3000萬幫助企業轉產。

  當有記者問及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存在的衝突時,張永澤表示:“在西藏,發展工業要慎重,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已經成為了上上下下的共識。西藏的優勢是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和濃郁的人文環境,我們要發展,是要發展不會對西藏生態造成危害的特色產業,如旅遊業、民族醫藥等等。”

  在解決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矛盾方面,張永澤介紹說,這些年來,西藏嚴格落實了“環保第一審批權”,在重點項目的建設過程中,始終把保護雪域高原的生態環境放在重要位置,現在,西藏自治區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執行率達到90%,重點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執行率更是高達100%,舉世矚目的青藏鐵路工程,為了保護鐵路沿線的生態環境和自然景觀,投入的環保資金高達15.4億元。

  近年來,西藏在環保方面的力度逐年加大。僅“十五”期間,西藏自治區用於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資金就高達24億元。2006年1月1日起,西藏自治區全面禁止開採砂金礦;2008年1月1日,又全面禁止了砂鐵礦的開採;同年6月1日起,西藏自治區全區開始全面禁止使用一次性塑膠購物袋,有效的制止了白色污染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這些措施正對西藏的環境保護起著積極的作用。記者看到,如今的拉薩,空氣乾淨清新,碧水掩映著藍天白雲,野黃鴨愜意的在拉薩河畔棲息,越來越多的黑頸鶴飛到拉魯濕地曬著冬日暖陽……

  對此張永澤介紹說,目前西藏共建立了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40個,其中國家級保護區9個,保護面積多達40.83萬平方公里,佔了西藏國土面積的34.03%,居於全國首位,是國家平均水準的兩倍。125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39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在已建成的自然保護區中得到了較好的保護,曾被認為已經絕種的西藏馬鹿,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西藏被重新發現,種群現在已經不斷擴大;藏羚羊的種群數目前已經達到15萬隻左右;在人工植被面積提高的前提下,西藏的風沙天氣也明顯減少,與30年前相比,拉薩減少了32天,日喀則減少了34天,澤當減少了32天。這些有目共睹的數據,都在表明一個事實,改革開放30年以來,西藏的環境保護取得的成績是實實在在的。

   “我的心願,也可以說是所有在西藏從事環保工作的人的心願,就是要讓碧水藍天永留西藏,為子孫後代留下一片凈土,為國家構建起一道能夠保障生態安全的屏障。”這位1998年以援藏幹部的身份進入西藏,已經為西藏的環保事業奉獻了十年的青春歲月,並且因為愛上了西藏的環保事業而決定永遠留下來的雲南漢子說。


拉魯濕地上的棧橋


快樂的野鴨,拉薩城邊拉魯濕地是它們的家。顧鈺攝


拉魯濕地

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