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時報(1月26日訊) 2009年,一個叫做老孟的
男人發起了一場山寨春晚,引起坊間無數爭議;一年之後的2010年,由山寨春晚蛻變而成的
網路春晚已不再是噱頭,十余家網路媒體和多個城市都將其付諸現實;如今,當歷史的時針指向2011年之時,向來我行我素的央視也低下了高貴的頭顱,如火如荼地忙活起了自己的首屆網路春晚;而與此同時,多個城市和網路媒體也沒有停下自己的步伐,網路春晚這一新生事物,正在以燎原之勢蔓延到我們身邊的每個角落。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27年的時間,罵也好、恨也好,央視春晚已如“過年吃餃子”一般深深植入了每個人的腦海;而如今,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網路春晚也漸漸佔據了自己的一席之地,雖然同樣招致了不少罵聲,但在網路世界中其強大的生命力卻已經不可忽視。不管是央視全明星路線的嘗試,還是各地方媒體主打草根化、平民化的探索,都在推動著網路春晚的前進。也許有一天,這一台臺更自我、更便捷的春晚真的會走近每一個人的身邊,掀起一場全民的春節盛宴。
主流媒體高高在上
央視主打明星牌
降低姿態涉足網路春晚,不管是為了提攜舉步維艱的央視網路電視臺,還是為了滿足大眾的強烈訴求,但歸根結底,央視這一次對網路春晚的發展還是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與各大網路媒體和地方媒體不同,央視的網路春晚仍舊延續了一貫的明星路線,即便偶有網路明星亮相,大多也都是人盡皆知的網路名人。翻看今年央視網路春晚的演出陣容,范瑋琪、黃立行、張韶涵、梁靜茹、林宥嘉、庾澄慶、胡彥斌、陳小春、伍佰……每一個名字都不輸正牌春晚舞臺上的大腕明星;同時,對於一些非主流的大牌明星,彭坦、Blue和反光鏡也都在被邀請行列。可見,央視這一次真的是下足了功夫,而歌會的形式似乎也更加貼近年輕人的欣賞口味。
央視如今能夠順應民意,推出這臺全新的春節晚會,怎麼說也算是網民的一大幸事。當然,從另一個側面,對於正茁壯
成長的各草根網路春晚,也是一個不小的衝擊。
地方媒體獨闢蹊徑
主推草根平民化
與央視主推明星路線不同,網路春晚自誕生之時,最大的賣點就是草根化和平民化的概念。讓每一個人都參與到春晚的製作、演出之中,為觀眾與表演者提供更多的互動機會,才是網路春晚的初衷。
如今各大地方媒體正在籌備中的聊城、海南以及阜陽等地網路春晚都主打了草根、平民牌,面向全體網友和市民徵集春晚節目,為更多有熱情、有才能的普通市民提供一展身手的舞臺,看上去與風靡當下的選秀節目時何等的相似。水能載舟,的確,網民,作為網路春晚強大的後盾,才是保證其生存和發展的最根本因素。
不同於以上幾家地方媒體,今年,山東電視臺聯合百度、北京電視臺聯合優酷也分別推出了自己的網路春晚。在吸引普通市民的同時,他們還邀請到了黃渤、飛兒樂隊、至上勵合和龔琳娜等明星。這,也可以看作是一種中和的模式。
網路春晚誕生
9年前已雛形初現
提起網路春晚的起源,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老孟這個名字。的確,2009年,老孟打著“向央視春晚叫板,給全國人民拜年”口號推出的那臺山寨春晚,在坊間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雖然最終無緣直播或轉播,但不能否認,正式基於老孟的這場山寨春晚,此後的2010年網路春晚才正式出現在觀眾面前。
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臺山寨春晚並不是網路春晚的雛形。說起網路春晚的誕生,還要追溯到2002年。當年,網易娛樂、文化、女性三個頻道聯袂推出了“2002年虛擬春節聯歡晚會”。這臺晚會用網路文字、Flash動畫、聲音和圖畫等形式對CCTV的晚會模式和語言進行了一次顛覆。2004年,由中國網際網路協會主辦的網路春節晚會也正式浮出水面,同樣是Flash形式,晚會涵蓋了相聲、小品、雜技、MTV、笑話和遊戲闖關等多個環節。雖然都不是真人演出,但不能否認,這兩台晚會對此後的網路春晚做出了關鍵的啟蒙性影響。(記者 王淞)
摘自《濱海時報》(201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