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10月15日電(記者 潘清)9月份系列重要數據15日出爐,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如期重回“1時代”。而先期亮相的9月PMI和外貿數據,雙雙顯現向好趨勢。
不過,剛剛經歷了一波超跌反彈的A股並未能從CPI數據中獲得提振,上證綜指反而下行跌破2100點整數位。這或許反映著投資者當下的疑惑:由利好數據營造出的趨暖環境,能否讓低迷已久的A股“陰轉晴”?
CPI數據提前消化 A股平靜迎接利好
15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9月份系列經濟數據。其中,CPI同比增幅回落至1.9%,PPI同比下降3.6%。
短暫回潮之後CPI同比增幅重回“1時代”,似乎並未對A股形成利好效應。15日當天,滬深股市小幅高開但早盤遭遇“跳水”。滬指跌破2100點整數位後弱勢盤整,尾盤收報2098.70點,與深證成指同步出現約0.3%的跌幅。
天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師仇彥英分析認為,CPI同比增幅回落至2%以內,意味著物價的持續走低將為貨幣政策提供更大的調整空間,而流動性趨向寬裕也有望為A股提供支援。不過,由於市場參與各方對此已有充分預期,並通過節後的反彈進行了提前消化,因此15日當天A股不漲反跌。
在此之前,A股市場剛剛經歷了一波超跌反彈。國慶長假前上證綜指盤中跌破2000點之後快速上行,並將走升勢頭延續至節後。10月9日,滬指成功收復2100點,並連續四個交易日站穩于這一整數位上方。
在後市前景尚不明朗的背景下,本輪行情中積累的獲利盤難免產生回吐衝動,這也令A股反彈進程受阻。
經濟數據漸顯“喜色” A股環境悄然“回暖”
在此間多家機構看來,本週相繼公佈的9月和三季度經濟數據,將成為影響A股短期運作方向的重要因素。而漸顯“喜色”的經濟數據有望為A股營造一個悄然“回暖”的運作環境。
的確,CPI並不是近期唯一讓人感到寬慰的經濟數據。作為反映經濟景氣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9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暫別連續4個月回落首度回升。匯豐PMI終值也出現了反彈。
外貿數據也讓人“眼前一亮”。9月份外貿進出口總值達到3450.3億美元。其中單月出口錄得9.9%的同比增幅,規模創歷史新高;進口同比增速則“轉跌為升”。
國投瑞銀基金在近期發佈的投資策略報告中表示,隨著歐洲和美國再次啟動大規模量化寬鬆措施,短期內貨幣過度投放將取代經濟基本面成為影響全球經濟的主因。在此情況下,中國的寬鬆貨幣和實體經濟刺激將擁有更大餘地,配合實體經濟刺激措施效力的逐步發揮,努力促進經濟增速恢復將有望主導四季度實體經濟及證券市場的政策方向。
A股經歷三年低迷 “轉晴”仍待更多支援
自2009年以來,A股市場已經經歷了長達三年的“陰天”。特別是進入2012年以來,經濟增速持續下滑不僅使A股估值中樞快速下行,更消磨著投資者的熱情和信心。
在這一背景下,全球寬鬆政策和國內經濟顯現趨暖跡象,能否令A股擺脫持續低迷?
對此,人們顯然不宜過分樂觀。一方面,9月份CPI如期回落,但3.6%的PPI跌幅也超出了市場預期,表明微觀經濟形勢仍堪憂。
另一方面,大規模的量化寬鬆令國際市場風險偏好回升,但由此給中國帶來的輸入性通脹壓力,也成為經濟回穩過程中無法回避的隱憂。
南方基金首席分析師楊德龍表示,中國經濟下滑的勢頭尚未完全遏制,通脹和房價反彈壓力使得政策放鬆力度有限。短期內A股雖有反彈,但持續性不強。
除了外部環境,股市本身也面臨諸多不確定性的考驗。“空窗期”後新股發行重啟,數百家擬上市公司排隊待審,包括陜西煤業、中郵快遞等超級大盤在內的近百家過會公司則靜待上市。一向視擴容為“洪水猛獸”的A股投資者,正面臨又一輪心理考驗。
創業板上市公司集體承諾延長鎖定期,暫時延緩了解禁“洪峰”的到來,但產業資本的減持壓力並未因此消弭。有數據顯示,11月、12月限售股解禁數量分別高達近189億股和330億股,兩個月解禁均值相當於之前10個月的兩倍。而此輪解禁潮恰逢年末資金緊張時點,其疊加效應不容忽視。
無疑,股市走出低迷實現反轉難以一蹴而就。從政策面、資金面、基本面,到市場運作機制本身,期待“放晴”的A股還需要等待更多“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