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群:外資銀行外債規模上升提高國家經濟活力

2012-04-01 16:03     來源:中國廣播網     編輯:范樂
  

  中廣網北京3月30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2012年度國家發改委共核定240億美元外資銀行中長期外債規模,並且選取匯豐、德意志、摩根大通、花旗、三井住友、東亞等六家銀行進行試點,目的是為了促進金融領域對外開放,發揮外資銀行在引進來、走出去中的積極作用。據了解,此次中長期外債規模核定主要考慮投資項目貸款的外債需求,適當考慮營運資金貸款等外債需求。外資銀行的外債規模應該怎樣理解?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專家王冠群對此作出了分析。

  王冠群:從外資銀行的外債規模的基本定義上就能看出來,主要強調幾個特徵,首先,舉債的主體是外資銀行,肯定不是中資銀行。其次,這個外資銀行是在中國境內。再次,它是外債規模,講的是外債,外債就是指從中國境外籌集到的資金所舉的債務。這麼幾個特點加在一起,就是所謂的境內外資銀行外債規模。

  今年境內外資銀行的外債額度是上升還是下降?反映出什麼樣的問題?王冠群認為,上升的趨勢基本成立,這反映出我國經濟開放度的增大。

  王冠群:從各方面的情況來看,因為這次是國家發改委首次公佈這類數據,所以我們確實沒有前幾年的數據來跟今年做比較,但是綜合週邊的消息就能發現,許多機構在對外交流時都提到了,他們今年所獲得的額度都比往年有了增長,起碼增長15%以上,個別的有增長到20%甚至有增加過一倍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推算,今年的境內外資銀行的外債額度上升的趨勢基本成立。

  從這個角度能看出一個什麼問題來呢?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實際上還是在加強,因為我們國家一直強調利用兩個市場、兩類資源,增加外債實際上也增加了我國運用國外資金的程度,提高了經濟的開放度,加快了資本項目的開放。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也有助於提高我們國家經濟的活力,整體來看這個事情還是有積極意義的。

  設定外資銀行的外債規模與遏制遊資熱錢有什麼不同?如果不設定的話會有哪些危害?王冠群認為,金融肯定跟實體經濟要保持一個正常的互動關係,所以需要進行適量控制。

  王冠群:這個規模實際上就是一種數量化的管理工具,從債務本身的定義可以很清楚的就知道,外資銀行的外債規模是控制境內的外資銀行從國外舉債的整體規模,實際上是控制某種方式的外資進入的數量,可以把它理解為一種數量化的調控工具。金融肯定跟實體經濟要保持一個正常的互動關係,貨幣太多了,對實體經濟也會影響,貨幣太少了,對經濟也有影響,也有不利的打擊,所以要保持整體的匹配就要考慮到境外的外匯資金進入國內的數量、節奏、期限。一個國家的貨幣流動性完全都放開了,完全沒有管理,對經濟的穩定運作影響很大。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