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此次強暴雨災害,並不亞於去年。其實,北京城區嚴重積水現象是由來已久,去年就曾發生類似的問題,只是去年稱“10年來最大”和“局地降水量百年一遇”,而今年是“61年來最大”。
一、北京“暴雨災”禍根何在
1.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通病“重地上輕地下”
城市地下建設與地上建設是同等重要的事,某種意義上,甚至是更重要的。但在我國城市化的過程中,這一關係卻被顛倒了過來。地上建設是“表面文章”,摸得著看得見,地下建設費時費力,難成政績。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折射出我國大部分城市現今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內澇嚴重。不可否認,中國加快城市化進程中的一個通病就是“重地上輕地下”,地面上的高樓大廈是看得見的面子,隱藏在漂亮的高樓大廈下面的是城市脆弱的排澇系統。中國城市,上半身基本上很靚,下半身基本上很爛;每一場大雨都是城市良心的審查員。
2.城市無節制擴張的後遺症
實際上,北京下水系統排水不暢,或排水不力,只是造成城區內澇的一個方面,而且絕非造成此次“暴雨災”的主要原因。根源在於城市無節制擴張所帶來的後遺症。北京市區在近幾十年中“攤大餅式”地無節制擴張,把本該蓄水的池塘、湖泊等濕地給弄沒了;地面的硬化,讓本為沙土地的北京地面,失去了吸收雨水的功能,這些本該就地消化的雨水,也就只能通過城市排水系統向城外排泄了。就排水方面看,城市建設一方面填平了若干河道,使城內排水壓力增大,導致下水道再好水也無法及時將積水排出城外。另一方面北京城外的大型河道兩旁,又聚集了眾多高爾夫球場,這些高爾夫球場,對排洪不可能不產生負面影響。
二、根除城市管理和建設的浮躁病
造成城市內澇的根本原因在於我國的規劃實施進行得太快,規劃各個層級之間缺少銜接。規劃的每個階段只關注自己的事,不去顧及上下游環節。一些城市不顧本身特徵,照搬照抄大城市環路特徵,大量土方填埋架起路基,淩駕城市之上,沒有留出城市綠地廊道,這本身就阻礙了城市的地表徑流和生物遷徙。
雖然城市建設和發展的速度極快,區區30多年的功夫,建築物越造越多,城市的規模也越來越大,但是,片面追求建立在速度上的效率也產生了諸多的後遺症:很多城市盲目擴張,貪大求寬,佈局不夠合理;城市的公共設施建設做表面文章,粗製濫造,缺乏充分的科學的論證,不僅設計理念不科學不合理,材質的使用壽命也很短,關鍵的時刻成為城市防災救災的短板,甚至淪為城市災害的重要因素。
我國追求速度所產生的短期效益,必將在以後的各種後遺症、慢性病、頑疾中慢慢予以衝抵,甚至產生負效益,因此一定要根除管理和城建部門貪多求快,好大喜功的浮躁病。
三、根本解決排水管道建設缺乏資金問題
1.市政公用設施欠賬現狀
城市地下系統建設是公益性質的,不像地上的房地產開發可以盈利,很難吸引民間資本進入。地下建設完全需要政府投入,但各地投入都不夠。城市公用設施建設還是一項系統性工程,不僅存在新老公用設施的相容問題,還涉及城區改造的其他內容和項目,資金量超出一般想像;由此導致了地方政府不願意也無力在這方面投資。這樣一來,市政公用設施上的欠賬越積越多,已非一兩年能夠彌補。
2.加大公用設施投資力度是根本辦法
解決排水問題面臨資金短缺困境已久,但著眼長遠,加大投資力度完善公用設施建設是根本之策。如果要大動,投資大,施工難度大,施工週期長,從經濟角度衡量的投入產出比低;而不大動只是小動,又難免治標不治本,投入了人力物力,但局面難以根本改觀。
所以各方面力量應該融合起來解決資金難題,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各投三分之一,然後通過社會投資和發地方債來彌補缺口,用投資來拉動城市設施完善和建設。投資再多,不會比挖地鐵投資更多。與其不斷投入、小打小鬧,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且問題還會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愈加突出,不如下定決心,投入相應的人力物力時間,實施根本完善。從短期看,雖然難以見到經濟效益,但這卻是一項使城市良性運作、造福市民、功在韆鞦的長遠大計。
這次暴雨災害最大的問題在於我國當前的城市發展規劃缺乏對地下排水系統的長遠規劃。這種規劃思維不轉變,以後的水淹京城,歷史罕見就有可能更加頻繁地光顧我們的賴以生存的城市,建設一種可持續性的、生態型的新型城市排水系統已迫在眉睫。
四.暴雨帶來新的經濟投資點
中國的經濟一直是依賴投資拉動,過去30年中國經濟是依賴城市化的投資拉動經濟的高增長;而目前中國經沒有了投資的方向,經濟面臨通縮的危險.中國經濟必須找到新的投資點,城市的升級和基礎設施的建設就是新的投資點,中國的各個城市基礎設施都很差,主要是地下的基礎設施落後,未來幾年中國各地政府可以通過加大地下基礎設施的投資來推動城市的升級。資金來源通以通過房產空置稅、捐款、地方政府基礎設施債、地方政府產業基金的盈利、企業基礎上投資命名等,再招集金融專家運用金融創新來解決基礎設施建設融資難的問題;用地下基礎設施投資形成新的投資點,將社會大量遊資引入正途,即形成了新的投資點,又解決了城市長期經營和發展的問題。
作者簡介
宏皓:原名章強。著名金融學者、北京交通大學客座教授、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社科院金融博士,並受邀在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中國經濟網、人民網等國家級媒體擔任特約嘉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