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業務發展中存在三個“不一致”

2013-01-31 10:07     來源:金融時報     編輯:范樂

  中國銀監會主席助理閻慶民1月29日在中國銀行業協會理財業務專業委員會主辦的中國銀行業理財業務熱點問題座談會上表示,銀行理財業務在快速發展中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三個“不一致”:銀行與客戶對理財業務風險收益特徵認識不一致、銀行內部管理水準與業務發展步伐不一致、銀行業務發展與監管要求不一致。

  閻慶民說,中國銀行業代客理財業務取得長足發展,進一步支援了實體經濟的發展,進一步促進了銀行業的改革轉型,進一步滿足了客戶金融產品投資需求。大部分銀行業理財資金都投向了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經濟發展要求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提高了資金配置效率。同時,銀行理財業務也分流了可能參與民間高利貸、非法集資、投機炒作大宗商品的資金,有助於維護金融秩序穩定。但閻慶民同時指出,在理財業務發展中,個別銀行存在資訊披露不充分、風險提示不到位等不規範銷售行為,以及違規開展“資金池”理財業務等問題,導致風險邊界模糊。

  銀行理財業務的快速發展,期限的錯配,增大了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難度,管理資訊系統專業人才的不足也帶來了操作風險隱患。此外,當前銀行與保險、證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的合作越來越多,需要積極加強監管,避免出現監管套利。

  針對理財業務目前的問題,閻慶民強調,一是要提高對理財的認識水準,客觀、理性、動態看待存在的問題;二要提高管理水準,實現固定收益和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分賬經營、分類管理,強化風險防控。特別要注意規範銷售行為,嚴禁誤導消費者購買,保證及時、準確、完整地披露資訊。三要提高監管水準,繼續完善監管制度框架,不斷完善理財產品風險監測系統等基礎設施,嚴格監管產品設計、銷售和資金投向。

  據銀監會的數據估算,2012年銀行業理財產品的年化加權平均收益率約為4.1%。2011年全國160家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理財產品為投資者創造收益超過1750億元,2012年全國開展理財業務的18家主要銀行為客戶實現投資收益2464億元。

  在座談會上,與會專家普遍認為,目前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的整體風險可控,但是一些重要環節和領域的風險不容忽視。應在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基礎上,進一步合理完善監管制度,強化風險約束和資訊披露、明確各相關方的法律關係,規範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秩序,引導市場穩定健康地發展。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