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上市公司中報披露中,上市銀行超高的中間業務收入及超過傳統息差收入的表現,似乎說明瞭長期以來靠“吃息差”過活的中國銀行業已經開始成功轉型,向真正的現代化商業銀行轉變。
但表像背後的真實,卻並不那樣如人所願。
李偉是一家國有商業銀行北京市支行負責信貸業務的職員,他最近總往工地跑,因為他要和其他銀行一起去向客戶講解一項叫做“保理”的業務。儘管對方一再表示暫時還不需要貸款,但李偉為了能完成業績,只能不時的厚著臉皮在工地蹲點守候。
據李偉介紹,他所在的銀行信貸部門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業務就一直不好做,“由於上邊規定的信貸額度不斷趨緊,不僅僅是我們,現在很多銀行的信貸業務都不好做。”
李偉說,“保理”業務是目前各家銀行比較青睞的業務,其實質就是一種應收賬款的融資抵押。企業用應收賬款作抵押,以應收賬款總額的7折價格從銀行貸款,並在半年或一年內還本付息。對銀行來說,這項業務融資期限短,貸款收益高,所以很多銀行都在做。
據李偉介紹,更為重要的是,如果能做成“保理”業務,銀行除了獲得貸款的息差收益外,還可以獲得一項中間業務收入:手續費。
和這種手續費類似,現在普通百姓和銀行之間由於各種業務而發生的手續費及佣金,就是目前銀行極力推崇的中間業務的核心來源。
一邊是中間業務收入高速增長,另一邊是公眾頻頻質疑銀行“亂收費”,銀行中間業務高速增長,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上市銀行中間業務日賺8億
據萬得資訊數據顯示,上半年16家上市銀行共實現手續費及佣金收入1498.29億元。其中,工、建、中、農四大行手續費及佣金凈收入費收入共計1212.96億元,同比增長301.58億元,增幅高達33.09%。
如果按照上半年181天計算,16家上市銀行平均每天共收取手續費及佣金收入達8.28億元。
另外,在股份制商業銀行中,民生銀行實現手續費及佣金凈收入45.09億元,同比增加96.21%;浦發銀行、興業銀行和深發展的增幅也都超過 50%。
分析人士認為,以手續費及佣金收入為主的中間業務,正在超過傳統的息差收入。據統計,有12家上市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增速超過傳統息差收入。以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為例,除農行外,中行、建行、工行相關業務同比增速均超過傳統息差收入。
“中間業務正在日益成為銀行利潤重要增長極。”西南證券首席銀行業研究員付立春表示:一方面,中間業務普遍呈現出高於息差收入增長的速度;另一方面,則是中間業務收入佔銀行營業收入比重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