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經濟研究亞太區聯席主管屈宏斌告訴記者,國內銀行的凈息差普遍在250到300個基點(2.5%-3%),構成了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而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推進,銀行之間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存款利率可能會提高,貸款利率可能會下降,這觸動了銀行的核心利益。(12月20日《中國經濟週刊》)
我國銀行利潤之高,已高得連銀行行長都覺得“不好意思”。尤其是今年,企業在諸多不利因素掣肘下,經營壓力變大,一些企業倒閉,一些企業主“跑路”,與之形成鮮明對比,銀行業這邊風景獨好。前三季度,16家銀行共實現營業收入1.66萬億元,超過西部六省同期GDP總和,實現凈利潤近7000億元,同比增三成以上,平均每天賺25億元。
銀行業的“發家致富”,源於庇護下的管制利率,並非憑自身超強的經營和創新能力。換言之,利差收入已成為銀行悶聲發財的主要因素,利差收入高達七至八成的營收佔比幾乎國內銀行業的普遍現象。前幾個月,國際知名諮詢公司波士頓發佈的《銀行業價值創造報告》顯示,與世界成熟同行相比,中國銀行業的利潤來源仍然是傳統的存貸款業務和與之相伴的驚人存貸款利差,中國銀行業利差比國外高14倍。
中國銀行之所以長期處在“利差時代”,最重要的原因是,國內的資本市場尚不成熟,還略顯幼稚。相反,發達國家銀行業的發展已經相當成熟,雖然國家之間由於經濟金融環境的差異及歷史制度的不同利差水準有高有低,但銀行利差總體來說處於一個相對合理的水準。在中國,一筆交易銀行可以輕鬆賺到至少300個基點(1個基點等於萬分之一)的利差,而在成熟的市場上,能達到20個基點已經很不錯了。
成熟市場上,商業銀行一般都不是靠“吃利差”過日子,而是特別重視提高銀行仲介的運營效率與專業化水準,增強銀行體系的競爭度。歐美銀行中間業務收入一般佔銀行總收入的25%以上,部分大銀行甚至超過了50%,並呈繼續上升趨勢。例如德國商業銀行60%以上的收入來自於中間業務;巴克萊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佔73%;美國大型銀行中間業務收入佔總收入比重多在50%以上,甚至高達80%。而我國銀行業中間業務佔比僅佔20%左右。
雖然發達國家商業銀行以收費為特徵的金融服務等中間業務,已佔據它們收入總額的一半以上,但他們存貸業務帶來的利潤僅佔總利潤的二成上下,而承兌、資信調查、企業信用等級評估、資產評估業務、個人財務顧問業務、遠期外匯買賣、外匯期貨等中間科技含量很高的業務,卻為其帶來了80%的利潤,中間業務儼然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金礦”。
國內銀行要想體面地可持續發展,一方面,增強金融產品創新意識。商業銀行要摒棄“吃利差”的落後觀念,儘快適應中國廣大客戶對銀行的要求,從簡單的存取錢過渡到更高層次的要求,不斷拓展業務,諸如開展保險代理業務、審計諮詢業務、委託貸款業務等等。與此同時,以國外銀行進軍國內為契機,積極改善服務品質,增強行業競爭力。更為重要是要通過利率市場化變革,來倒逼銀行提高服務品質,贏得更多的客戶,從而牢牢佔據金融市場上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