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間業務轉型促收費亂象治理

2012-05-16 09:48     來源:金融時報     編輯:范樂

  上市銀行一季度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上市銀行實現手續費及佣金凈收入同比增幅為31.87%,較去年年末大幅下降36.51%。上市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大幅下降,這與一季度銀監會強力推動不規範經營專項治理工作密切相關。

  “我們對銀監會、發改委等監管部門的整改要求非常重視,目前‘兩禁’收費在基層行已經完全絕跡,因為怕有些業務解釋不清,‘兩限’收費基層行也開展得相當謹慎。”某股份制銀行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所說的“兩禁”收費是指貸款承諾費和資金管理費,“兩限”收費是指諮詢費和財務顧問費。“兩禁”、“兩限”收費都屬於中間業務收入,特別是“兩限”收費更是中間業務的大頭。

  通過對多家商業銀行相關工作人員的採訪,記者了解到,銀監會啟動不規範經營專項治理工作以來,成效顯著。各家銀行高度重視銀監會、發改委等相關監管部門的整改措施,嚴格清理整頓,規範經營,特別是一些頂著“中間業務收費”名目出現的亂收費得到了堅決地取締與清理。

  亂收費源於盲目推崇中間業務增速

  飽受消費者詬病的銀行不合理收費,往往是以“中間業務收費”的面貌出現的。

  一位中部地區商業銀行分行負責人告訴記者,在監管部門開展專項治理活動之前,為了完成總行下達的中間業務考核任務,很多銀行分支機構都將一部分上浮利率的收入轉為財務顧問費,這就是所謂的“浮利分費”,即將利息化為費用收取,從而變相提高利率。諸如“貿易融資安排費”、“金融服務協議”等,其實質很多都是“息轉費”。這位負責人向記者坦承,“息轉費”的收費手法已成為行業內公開的秘密,被普遍使用。

  據了解,除極少數特大國企、行業龍頭、地方壟斷等有較強議價能力的機構外,很多中小型企業在被收取正常貸款利息外,還要按照一定標準以財務顧問、資金監管等各種名目支付中間業務服務費用,同時,這些中小客戶還要支付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費、抵押資產評估費、抵押資產登記費、擔保公司擔保費等,而銀行均可從這些費用中分成以充作中間業務收入。

  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這種做法完全屬於人為調整收入結構,因其未能提供實質性服務而往往被客戶認為是不合理收費。商業銀行之所以將各種名不副實的收費科目統統計為中間業務收入,其根源在於當前不科學的績效考評機制與過度強調中間業務增速的經營導向。

  某城商行基層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於業務發展年年要加速、績效指標層層要加碼,導致基層員工人人承壓,為完成不斷提升標準的工作任務,一些不合規的經營行為就多了起來。

  “從我們的日常監管看,不科學、不合理的績效考評機制確實促使銀行的一些基層網點、銀行分支機構在發放貸款的時候附加不合理條件,提供服務的時候存在不合理收費現象。”銀監會銀行一部副主任郭武平在談及銀行利潤及服務收費時如是表示。“銀監會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一方面在日常監管中要求銀行更多地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從穩健經營和科學發展的角度建立健全自身的績效考評機制,確定合理的經營計劃,不要給基層的分支機構下達各種不切實際、難以實現的經營目標。另一方面,銀監會也在研究下一步如何引領銀行更科學地制定績效考評機制,組織一些相應的調查研究,在時機成熟的時候制定相關的規範性文件。”他說。

  中間業務發展滯後導致服務能力不足

  “相關監管部門開展不規範經營專項治理行動,其實質還是要為客戶提供真實、有效的金融服務。”上述商業銀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在他看來,由於目前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滯後,導致其金融服務能力不足,難以為諸如“三農”、“小微”等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領域提供有效金融服務。“在‘三農’、‘小微’等領域,更多通過直接貸款滿足其融資需求,引入第三方機構提供融資支援、在資本市場上直接籌資等中間業務提供較少。”他表示。

  據了解,國外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種類繁多,據不完全統計達2萬多種,形成了包括結算及其衍生類、避險類、信用類為主體的完整的業務體系,涵蓋了投資銀行業務、信託業務、基金業務、保險業務等幾乎所有的領域。相對而言,國內商業銀行受制于嚴格的分業管理要求,加之急於追求資產規模擴張,目前起主導作用的依然是那些籌資功能較強、操作簡便的結算類和代理類中間業務,有層次和科技含量高的產品很少。

  “前一階段,銀行業在開展中間業務過程中出現‘息轉費’、強買強賣、搭售理財保險產品等亂象,這一方面暴露了銀行業不規範經營的嚴重問題,另一方面也說明當前中間業務發展滯後,由於不能提供高技術含量的中間業務滿足市場需求,不得不通過‘魚目混珠’的手段虛增相關收入。只有為客戶提供實至名歸的金融產品與服務,才能有效平息客戶對亂收費的抱怨。”上述工作人員表示。他進一步分析說,“比如為小微企業融資,商業銀行可以發揮其‘全牌照’的金融平臺優勢,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租賃’服務。融資租賃服務產生的費用比銀行貸款利息低,而且不會形成‘負債’,既可減輕企業的財務負擔,又能優化企業的財務報表,提供這樣的中間業務,才能受到客戶的好評。”

  行業加快中間業務轉型力度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業內普遍認為,根除收費亂象的同時,必須把中間業務轉型擺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這樣,才能把亂收費從根源上肅清。多家商業銀行的工作人員均透露,為更好地配合不規範經營專項治理工作的推進,多家銀行加大了中間業務轉型力度,回應市場真實需求的多款中間業務產品正在醞釀推出。

  “我們正在醞釀推出一款小微企業財務管理軟體,那些沒有專職財務人員或財務管理水準不高的小微企業可以通過使用這一軟體,自己製作一些簡易的財務報表。”某商業銀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他介紹說,很多小微企業都沒有專職財務管理人員,每月月底都會請代賬公司代理做賬。這些代賬公司收費不低,而且一個代賬公司常常會同時替幾十個小微企業做賬,導致服務水準不盡如人意。針對這種情況,該商業銀行醞釀推出一款小微企業財務管理軟體,客戶通過登陸該商業銀行官網下載並安裝軟體,對照財務細目填入相關數據,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損益表就可以自動生成,整個過程非常簡單,易於掌握。

  另有商業銀行表示,他們正在考慮引入第三方保險公司,對企業應收賬款進行投保。同擔保公司的費用相比,保險費率較低,有利於企業減輕財務負擔。

  還有一家銀行介紹說,他們正在努力向貸款企業推薦更多的諸如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第三方機構。通過銀行推薦,減少了企業的市場甄別成本,並且,由於期待與銀行加大合作,第三方機構對銀行推薦的客戶一般都會降低費率,有利於企業節省成本。

  總而言之,亂收費造成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注水”虛增,中間業務發展偏離正常軌道,而此番監管部門開展不規範經營專項治理行動無疑提供了一個契機:一方面,促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能得到更有力的保護;另一方面,也推動銀行中間業務能走上有“量”更有“質”的健康發展之路。記者周萃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