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與內地經濟聯繫十年回顧:聯繫更緊 道路更闊

2009-12-11 10:49     來源:新華網     編輯:肖燕

  CEPA機遇拉近距離

  如果說“個人遊”讓澳門許多行業感受到內地經濟強勁增長帶來的益處的話,那麼CEPA的逐步推進則給了它們參與分享內地經濟成果的機遇。

  2004年1月1日,《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正式實施,內地對273個稅目的原產澳門產品實行零關稅;次年,CEPA補充協議規定內地對第二批共190種原產澳門的進口貨物實行零關稅;2006年1月1日,內地對所有原產于澳門產品實行零關稅。

  此後,中央有關部門和特區陸續簽署多項CEPA補充協議,將優惠政策涵蓋的領域進一步擴展細化。

  特區經濟局局長蘇添平認為,內地與澳門簽署CEPA協議,且每年有補充推進,這對澳門擴大發展空間提供了非常大的保障,也為促進內地與澳門經濟融合和經濟共同發展提供了保障。

  結合澳門本地中小企業為主體的行業特色,特區政府提供大力扶持,如提供免息貸款、信用保險以及政策優惠等,還通過舉辦“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MIF)”等主要經貿展覽活動為本地企業牽線搭橋,促進澳門與內地經貿“聯姻”。

  如今,吳耀輝所在的企業已經開始借助CEPA將產品出口到內地,以他們經常進口的中南美洲咖啡豆為例,經過在澳門加工賣到內地,比起從內地進口再加工,可以少繳30%的稅。一筆200萬的貨物,稅費就能省好幾十萬。

  “CEPA對我們這行有很大幫助,因為我們主要做內地生意,”吳耀輝說,今年春節,他的獎金會增加大概20%。

  根據商務部網站提供的數據,2003年,澳門與內地貿易總額為14.67億美元,CEPA開始實施的2004年,雙方貿易總額增至18.28億美元,增幅約25%。至2008年,雙方貿易額已經接近30億美元。

  另據統計,作為首批“落實CEPA示範城市”的佛山市,迄今已引進超過17億美元澳門特區資金,澳門在佛山投資企業達480家,佛山與澳門借助CEPA實施加強合作的前景向好。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