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經濟體2011年上半年遭遇到通脹的劇烈衝擊,原因不僅在於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暴漲導致輸入性通脹壓力抬頭,還在於新興經濟體自身存在的經濟過熱和流動性過剩等內生性因素。
為應對通脹,新興經濟體今年以來普遍收緊貨幣政策,部分國家還出臺財政緊縮措施,不過效果不盡如人意。因此,新興經濟體在下半年的主要工作或仍以警惕通脹壓力持續抬頭為重點,並將出臺更多組合型的緊縮政策。
通脹水準普遍高企
南美最大經濟體巴西今年6月中旬的年化通脹率為6.55%。巴西重要智庫應用經濟研究所預計,巴西今年全年通脹率將在7%以上,大大超過政府預期的4.5%。
印度方面,上半年印度通脹率始終處於高位。今年前5個月,印度主要通脹率指標——批發價格指數(WPI)同比漲幅在8.5%至10%之間,平均漲幅為9.25%。WPI漲幅已連續17個月超過8%。
俄羅斯5月CPI同比上漲9.6%,前5個月,該國CPI累計上漲4.8%。俄羅斯央行預計,今年全年通脹率將保持在7%左右。
分析人士稱,新興經濟體在金融危機期間採取的寬鬆貨幣政策和財政刺激計劃是此輪通脹的主要內因,但美聯儲等發達經濟體主導的超寬鬆貨幣環境和美元走軟是重要外因,而且這一外因將在短期內維持。這意味著新興經濟體下半年或將繼續“苦尋”通脹率的見頂信號。
鄧普頓資產管理公司主席、有“新興市場教父”之稱的馬克·默比烏斯6月27日表示,儘管有許多國家已經採取積極措施,避免工資與物價的螺旋式上漲,但新興經濟體通脹率或將在近期達到雙位數。
西班牙對外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經濟過熱和通脹是一個硬幣的兩面。許多新興經濟體都存在著經濟過熱現象。但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已採取緊縮政策來抑制經濟過熱和通脹。而印度和越南在這一點上做得不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