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外債餘額4年增86% 與人民幣升值等因素有關

2012-03-23 09:29     來源:新京報     編輯:范樂

  國家外匯管理局昨日披露,2011年末,我國外債餘額為6949.97億美元。這一數據與金融危機爆發前的2007年末相比,增長了86%。外匯管理局的數據同時顯示,我國外債負債率、債務率等均在國際公認的安全線內。

  與人民幣升值等因素有關

  截至2011年末,我國外債餘額為6949.97億美元,而2007年末我國的外債餘額為3736.18億美元,相比增長了86%。

  對此,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分析認為,外債餘額的快速增長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近幾年人民幣持續升值,吸引資金進入;二是中外利差較高,境外資金在中國套利空間較大;三是2007年以來,我國信貸規模管制迫使借款主體從境內轉到境外,推動我國外債的增加。

  在金融危機爆發後,我國的外債餘額在2008年第四季度和2009年第一季度連續兩個季度減少。從2008年9月末的4419.52億美元減至3367.21億美元。2009年二季度開始,我國外債緩慢回升。

  數據顯示,近7000億美元的外債餘額中,短期外債餘額為5009.01億美元。以此計算,短期外債佔比為72.1%,略低於去年三季度的72.81%。對比2011年三季度末,我國短期外債餘額為5076.25億美元,意味著2011年四季度短期外債單季減少了67.24億美元,這是短期外債罕見的負增長,短期外債佔比也因此結束了連續十個季度的攀升走勢。

  債務風險尚在安全範圍內

  短期外債是指從境外借入的所有約定期限在1年(含)以內的短期債務資金。短期外債激增意味著跨境資本流動規模增大,速度加快,由此帶來的潛在風險不斷上升。雖然短期外債佔比回落,但是仍處高位。從國際經驗來看,短期外債佔比在20%-25%之間屬於比較安全的範圍,我國遠遠高於這一水準。

  外匯局強調,與貿易有關的信貸大多具有真實的進出口貿易交易背景,其增長與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增長基本上相適應,因此這部分短期外債佔比上升不會影響我國外債安全。外匯局稱,短期外債佔比較大,主要與我國近年來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密切相關。

  不過,專家認為目前尚不用為其安全擔心。外匯局的初步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外債負債率、債務率、償債率及短期外債與外匯儲備比例均在國際公認的安全線內。

  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也表示,相較中國約45萬億元人民幣GDP總量,以及3.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這一債務水準遠低於國際風險警戒線標準。

  ■ 探因

  短期外債佔比因何下降?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郭田勇表示,去年四季度西方國家經濟不穩定,有些短期性資本基於經濟面的不穩定,去年底開始熱錢從中國撤出,導致短期外債現負增長。他表示,從理論上來講我國擁有鉅額外匯儲備,大量借外債的必要性並非很大,出現負增長也是正常的,未來是否會繼續負增長,要看國際經濟變化情況。

  趙慶明指出,從去年9月開始,人民幣貶值預期強烈,跨境資金漸顯流出中國市場趨勢,抑制外債增加,改變短期外債佔比持續攀升走勢。

  數據顯示,外匯佔款在去年四季度也出現連續3個月的負增長,導致2011年“熱錢”流出31億美元,也是自2006年以來罕見資金凈流出。今年前兩個月,資金流出現象得到緩解。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