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公開市場“逆回購”仍唱主調

2012-08-14 17:13     來源:新華網     編輯:范樂

  人民銀行于8月14日上午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5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3.35%,已連續第五周持穩未變。

  本週公開市場到期凈回籠資金650億元,央行繼續進行逆回購操作以維持資金面的相對充裕,符合市場普遍預期。

  中債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14日收盤,銀行間回購利率整體穩中有升,其中隔夜、7天、14天品種利率分別為2.445%、3.341%和3.262%。

  從央行大量、多次進行逆回購操作而不下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的舉措分析,一方面管理層可能擔心通脹的反彈壓力,另一方面或許是希望保持銀行間資金面的一種緊平衡狀態以避免基準利率下調後的“流動性氾濫”。因此,不管央行是否下調法定存準率,資金面過度寬鬆或極度緊張的可能性均不大。

  國海證券固定收益研究員高勇標認為,“降準預期落空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近期房地產銷售回暖,房價反彈,降準或造成房地產放鬆的預期。二是央行在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提到8月之後CPI可能會回升,通脹預期也制約了貨幣政策放鬆的空間。”

  而華龍證券固定收益研究員牟治陽向記者表示,“從宏觀經濟數據來說,7月份數據不如預期的好,但也沒有更差,因此市場未顯示出更多的方向性與趨勢性,或許這是降準遲遲未現的原因之一。再從銀行間貨幣市場來看,資金面不是非常緊張,回購利率都較為穩定,逆回購基本能夠保持貨幣市場的流動性平衡。”

  不過,牟治陽同時指出,“從趨勢上來看,貨幣政策還是需要繼續放鬆的。”儘管上周降準預期仍未得以兌現,但亦不能排除月中降準的可能性。鋻於外匯佔款低迷與財政存款季節性回升等因素的存在,降低準備金仍然非常有必要。

  一位參與招標的商行交易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央行持續的逆回購操作顯示出其對於流動性的謹慎態度,然而逆回購操作是短期行為,無論從響應‘穩增長’號召,還是從緩解資金面的壓力來看,都不是長久之計。”

  首先,通過正逆回購實現全部資金面調節的方式是低效的,近期的逆回購過於短期,一般不超過14天,看似降低了資金成本,但這種短期的資金利用效率有限,一週的資金難以被企業融資利用。

  其次,市場預期不明確也增加了參與者的摩擦成本和機會成本。

  從貨幣政策的使用上,也有放鬆流動性的必要。銀行體系存量和增量信貸風險都有提升,存貸比和資本充足率都有下降,已經構成了對於實體經濟信貸支援的制約因素。由此可見,維持逆週期信貸政策力度仍需要流動性的進一步放鬆。

  值得一提的是,一貫與準備金對衝的標的——外匯佔款亦不樂觀,6月份新增外匯佔款只有490億元。伴隨貿易順差的趨勢性收窄,加上人民幣貶值預期持續,外源貨幣創造同樣不容樂觀。

  多數券商研究員判斷,在當前中國經濟穩增長的政策目標進一步強化的背景下,流動性的持續放鬆是大勢所趨。結合此前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已長達7周、商業銀行體系正加強對地方融資平臺信貸支援等因素,可以預期,再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已進入倒計時。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