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理財盤點:理財不容易

2009-12-23 09:13     來源:西安晚報     編輯:胡珊珊
  現如今,辛勤勞動掙錢不容易,想理理財掙點錢更是難上加難。在經濟復蘇格局顯現的2009年,理財市場上,種類繁多的掙錢之道各有韆鞦,銀行理財、股市、基金、樓市在這一年中跌宕起伏,總是在不斷刺激著每個投資人的神經。我們在聽著專家建議的同時,看似清醒地走過了一年,但是到底理了多少財只有自己知道。

  銀行理財

  保守謹慎的一年

  一場金融危機,讓懷揣著靠銀行理財發財致富的激進投資者們走向了另一個極端———謹慎保守。年初,專家就預測了2009銀行理財產品兩大趨勢,即高流動性和低收益率。

  果不其然,兩大趨勢都實現了。據普益財富最新統計,2009年共有6609款理財產品到期,平均年化收益為3.34%。與去年4289款理財產品到期,平均年化收益4.52%相比,整體收益水準有所下降。今年到期的產品中,有3548款產品年化收益在2.26%至10%(含)之間,24款超過10%,5款超過20%。這在公佈了到期收益的5767款產品中,佔62.03%。另外,今年也還有不少讓投資者愁眉不展的零收益、負受益產品。今年到期理財產品中有14款虧損超10%,最高導致投資者虧損43.72%。統計顯示,今年到期收益最高的10款產品中有9款是結構性產品。

  在上半年經濟形勢還不是很明朗的情況下,短期理財產品較受追捧,尤以投資時間為6個月以內的好賣。據銀率網統計顯示,2009年年初至今,每月短期產品佔比持續保持在70%以上。

  不過,臨近年末,近3個月理財產品發行量明顯回暖。據統計,11月份各商業銀行發行產品數量為643款,創下2009年至今發行量的新高,而預期收益率同比降幅也有所收窄。

  跌宕起伏的2009年理財市場中,除了金融危機的延續性影響,監管層面的影響也不小。今年,政策層對理財市場頻頻出招,5月份銀監會下發了《關於進一步規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報告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7月,銀監會又下發了《關於進一步規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投資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除進一步規範了理財產品的銷售流程外,最引人注目的是禁止理財產品涉股,大大降低了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雖然高收益也隨之消失了。

  股票

  玩的就是刺激

  2009年的股市給投資者帶來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刺激。即使處於金融危機中,各種信心指標和消息還是讓年初大盤在震蕩中上行。這種上漲的態勢非但沒讓股民們興高采烈,反而是越漲越害怕。有著2008年大跌的心理陰影的投資者們,神經緊張得如同驚弓之鳥,只要市場一收陰線不少人就以為反彈已經終結了,趕緊跑了出來。可惜的是市場總是能在調整幾次的進出後又漲起來,不少人就開始麻木了,抱著牛市或將來臨的心情不斷進貨加倉,期望著今年能有個“好收成”。進入年中,A股突然又開始一瀉千里,“五連陰”讓人心寒不已。讓人大喜大悲的A股並不滿足於此,臨近年末,新一輪的行情又開始誘惑股民了,誰曉得下一個悲傷在何處,股民們能做的也就是認股宰割了。

  今年創業板推出是資本市場上的一大焦點。10月30日,首批28隻創業板股票同時掛牌上市。

  開盤價一齣,平均44.57元的開盤價,令人咋舌。28家公司平均比發行價上漲了76.46%,投資者所擔心的跌破發行價根本沒出現,暴炒倒是真出現了。首批28家公司集體上市,平均市盈率高達122.27倍。

  受創業板的影響,今年的中小盤股較受青睞。市場主要集中在新能源、甲流等各種中小盤概念股的炒作,市場熱點並未集中到大盤藍籌股上。中小板股票目前基於2010年的動態平均市盈率為30.82倍,而以上證50指數為代表的大盤藍籌股基於2010年的平均動態市盈率僅為16.24倍。

  基金

  QDII苦盡甘來

  今年上半年,基金業績一改頹勢,整體復蘇。受益於流動性寬鬆和宏觀、行業政策環境向好,國內A股半年市場強勢反彈,基金市場也水漲船高,漲勢喜人。

  2009年的基金市場不能不提的就是QDII產品。2008年,由於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QDII幾乎全軍覆沒,虧損額達到了50%以上,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處於無人問津的狀態。隨著各國經濟形勢的復蘇,年初的時候就有專家建議春耕QDII的時候到了,而事實上也確實如此。今年QDII基金全部實現了“正收益”,平均收益率為56%,和內地的股票型基金同期業績相比,僅低16個百分點。

  臨近年底,QDII基金迎來三年來的最好時光。“海外軍團”的“美好時光”能否在明年延續?海富通中國海外精選基金(QDII)基金經理助理楊銘表示,展望未來,各國實體經濟將繼續復蘇,其中發達國家增速會放緩。總之,明年市場表現將是從非常態到常態的一個平穩過渡。

  今年亞洲市場漲幅要比歐美市場好,明年漲幅是否會集中在新興市場?楊銘認為:“今年亞洲經濟體受金融危機衝擊比較小,發達國家是這次危機主要受害者,而新興市場是間接受害者,從受傷程度和內需動力角度來看這兩個市場也不一樣,因此我們更看好新興市場。”

  針對具體的板塊,楊銘表示:“我們中線看好消費板塊。此外,香港市場的中小盤股票估值會比A股低很多,這中間也不乏投資機會。綜合來看,我們比較看好大的消費類、服務行業、新的技術,包括3G和行動通訊。”

  樓市

  “搶購潮”襲來

  有人讓網友盤點出“2009年網路最具代表性的漢字”,“雷”、“門”、“房”、“具”等都名列其中,這“房”字的背後,暗含的是網民心中“最沉重”、“最傷感”的辛酸記憶。

  有人改編了《風聲》最後的臺詞:“我不怕死/怕的是愛我者不知我為何而死/我身在樓市煉獄留下這份記錄/只希望家人能體諒我此刻的決定/我相信你們終會明白我的心情/我對你們如此無情/只因房價不見回頭/我輩只能奮不顧身/衝入樓市/我的積蓄即將消失/我的生活還將與房貸綁在一起……———不明真相、恐慌入市的購房者留”。

  “買房像買白菜一樣”,這是今年樓市的寫照。有人評價道,僅僅一年時間,樓市的成交量和房價就經歷了從冰點,到小陽春,再到爆發,甚至瘋狂的跳躍式發展軌跡。

  今年的房價在呼籲降價聲中快速上漲。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3月至10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售價各月分別上漲0.2%、0.4%、0.6%、0.8%、1.0%、2.0%、2.8%、3.9%———連漲8個月,且漲幅逐月擴大。買房子逐漸的演變為了“搶房子”。

  歲末樓市中,除了火爆的二手房和新房市場,有報道稱,不斷高企的房價甚至推動了爛尾樓的集體復蘇,昔日的“垃圾”一轉眼又成了“黃金”。不僅是北京,今年以來,全國各大城市都不時傳出爛尾樓盤活的消息。樓市基本上算是達到了是樓就能賣掉的地步了。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