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即將落下帷幕,但本應如火如荼的銀行理財產品大戰,並沒有如期而至。昔日被視為攬儲“重磅炸彈”的理財產品,今年卻在年關這個節骨眼兒上“掉鏈子”,無論是預期收益,還是發行數量,均有所下降。
理財產品預期收益下滑
李女士是某銀行的VIP客戶,與往年年底不一樣,今年李女士的手機異常消停,並沒有密集接到她的銀行理財顧問的短信轟炸,即使偶爾有理財產品的銷售通知,收益也遠不如以前。
而記者昨日查看多家銀行在售的銀行理財產品也發現,正如李女士的感受一樣,今年年底的理財產品市場確實較去年降溫不少。多數銀行並未推出此前競爭最激烈的低於10天的高回報理財產品。而30天以上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也普遍在5.5%以下,較今年6月份的6%以上的收益率下降不少。
銀率網日前發佈的11月銀行理財產品市場月報顯示,截至11月28日,各商業銀行共發行理財產品2025款,發行量回落。分析人士認為,12月份理財產品發行量也會持續走低。
銀行因新規改攬儲手段
銀行內部人士透露,雖然當下銀行攬儲壓力仍然艱巨,但由於銀監會此前改變了銀行在存款方面的考評辦法,銀行理財產品這個昔日的攬儲“利器”失去光澤。“現在銀行在年底突擊業務已經沒用了,考評也從原有的看年終最後一天的存款餘額,改為查看每月平均值。”這位銀行人士表示。
今年9月30日,銀監會下發《中國銀監會關於進一步加強商業銀行理財業務風險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強調不得通過發行短期和超短期、高收益的理財產品變相高息攬儲,並重點加強對期限在1個月以內的理財產品的資訊披露和合規管理。
此外,浦發銀行金牌理財工作室理財經理何溪介紹說,“如果產品掛鉤先進、央票或者其他資產包,就表明銀行會將錢款投資出去,並不留在銀行變為存款,那麼便不是銀行攬儲工具。”
滾動式理財產品成新寵
一方面,銀監會叫停超短期理財產品,30天成為理財產品的最短期限;另一方面,由於今年理財產品井噴式的發展過後,不少人對這種較為靈活的短期理財產品有著旺盛的需求。因此,今年多數銀行推陳出新,滾動式的理財產品成為百姓理財中的新寵。
中國銀行近日就發行了一款7天的滾動式理財產品。
滾動型理財以1天、7天、14天等期限為一個投資週期,若產品開放日投資者不贖回,則自動進入下一個投資週期。部分滾動型產品是複利型產品,也就是說客戶當期投資收益連同本金一同滾入下一週期繼續投資。在中國銀行的網站上記者看到,該行一款7天滾動式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僅為2.7%。浦發銀行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浦發也有相應的滾動式理財產品,年化收益大約為4%左右。
此外,多家銀行均出售比銀監會限制的30天期限底線多上幾天的理財產品。雖然被業界稱為“擦邊球”的理財產品,但有銀行業內人士表示,這並不能一概而論:理財產品期限的設定,不僅要看這個月銀行和客戶有多少需求,還有產品所掛鉤的資產包到期日的限制。(姜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