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案資料
我(吳小姐)今年30歲了,至今無房無車無老公無孩子,目前在一事業單位工作,稅後工資加年終獎每月平均5500元。
目前個人固定存款20萬元,12萬元的定期和8萬元的活期。另每月會定存1000元。
目前每月主要開銷是:房租1000元,交通通訊費250元,日常生活支出1500元。
- 理財目標
1.想買套總價80萬元的小房子。
2.想給自己買份合適的保險作為保障。
3.這個年齡單身安全感很低,希望推薦一些低風險的投資方式。
- 財務狀況分析
理財規劃的出發點是以實現人生目標為原則。吳小姐當前的目標可以總結為通過合理的理財規劃,在財務方面獲得更多的“安全感”。人生如何規劃雖然不僅是財務問題,但財務問題解決了,可以為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獲得安全感。
安全感在理財方面體現在如下方面的需要:
一、不受意外或疾病的侵害。例如:意外事件或重大疾病對生命的危害。吳小姐想給自己買份合適的保險作為保障。就體現在這方面的需求。
二、經濟的保障。處理好收支,打理好資產。在投資方面吳小姐風險偏好較低,希望低風險的投資方式。
三、渴望一個安定的環境。例如:不希望居住環境發生重大變化,讓自己過於奔波和頻繁遷徙。租房居住總會面對非自願搬離、房租增加的風險。擁有一套自己的住房,哪怕小一些,都會讓吳小姐多一些安全感。
第1步:健康保障
買重疾險解決鉅額醫療費
吳小姐處於單身階段,需要自己照顧自己,因此身體健康狀況顯得尤為重要,應給自己多點應對風險的能力。提升“安全感”建議先從逐步完善保險規劃做起。
現階段,吳小姐首先應該考慮購買大病險。不論有無社會醫療保險,大病險都需要購買,且越早買越合適,因為大病保險的保費會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增長。道理很簡單,歲數越大,發生大病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在繳費和保障時間一樣長,賠付額度一樣多的情況下,年齡越大繳費額越多。大病保險和其他金融產品不一樣的地方是:當你覺得身體不好需要買的時候,可能已經永遠失去了購買的機會。
吳小姐可以採用期繳的方式繳費,借助保險的杠桿作用,解決未來可能出現的鉅額醫療費用所帶來的壓力。保險的購買很難一步到位,可以隨著收入的增長,未來家庭結構的改變不斷調整和增加。一般保費佔到年收入的10%-20%比較合理。
第2步:經濟保障
優先安排貨幣類產品應急
吳小姐每月的支出都較剛性。沒有太多調整的空間。預留一些緊急備用金之後,剩餘存款可以投資一些銀行發行的固定收益理財產品,債券型基金和保本基金。這些都是低風險的投資品種。每月攢下來的錢可以用定期定投的方式投資一些股票型或混合型的基金。
目前,國內通脹水準逐漸下降,經濟增速也處於探底過程中,大類資產配置中應該堅持股債搭配,保持債券資產的合理比例。自去年4季度開始,債券市場已經開始上漲趨勢,前期表現較好的是利率品種,隨著宏觀經濟的變化,未來的投資機會將逐漸轉向信用債、可轉債等品種。當前應重點關注以信用債為主要投資標的的債券基金。
在資產配置比例方面,建議吳小姐用10%左右的資金比例存放現金及貨幣類產品;70%-80%的資金比例投資固定收益類產品;10%-20%比例的資金投資風險類產品。在資產配置順序方面,應該優先安排流動性好的現金及貨幣類產品,滿足日常支出應急儲備金;然後再安排配置固定收益類產品,資產保值;最後考慮投資權益類,資產增值。
第3步:居住保障
80萬房子推遲3年購買
吳小姐購買首套房,按現在規定,首付比例為30%。購買總價格80萬元的住房,需要首付24萬元,貸款56萬元。等額還款法,30年還清,基準利率8.5折(5.78%),月供3278.69元。目前首付款和月供,吳小姐都難以實現(銀行要求月收入需要覆蓋月供一倍)。有買房的需求,但啥時買呢?這裡給吳小姐提供兩個方案供參考:
方案一,3年後買房。假設3年後購買房屋價格80萬元,投資的年化回報率(貼現率)為6%,吳小姐工資月均收入增長到6000元,每月攢2000元積累首付,20萬元固定存款投資低風險產品。那麼3年後,吳小姐可以積累32萬元首付資金。在3年後房貸政策和利率政策不變的前提下,貸款48萬元,30年還清,每月月供2810.3元。
方案二,如果吳小姐可以每月積攢3000元首付款,那麼可以實現兩年後買房。(比如兩年內暫時搬與父母同住,每月可以多省下1000元租房費用)。假設2年後購買房屋價格80萬元,投資的年化回報率(貼現率)為6%,吳小姐工資月均收入增長到6000元,每月攢3000元積累首付,20萬固定存款投資低風險產品。那麼2年後,吳小姐可以積累30萬首付資金。在2年後房貸政策和利率政策不變的前提下,貸款50萬元,30年還清,每月月供2927.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