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11月15日訊 記者萬荃報道 今天,中國銀監會黨委委員、主席助理閻慶民在中國海外投資年會上發表演講時指出,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金融環境下,深入研討海外投資戰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為進一步落實好國家“走出去”戰略,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利用現有的網路和分支機構,發揮專業優勢,防控好四大風險。
閻慶民指出,要科學把握中國企業“走出去”面臨的新形勢,既要看到國際市場資金需求旺盛、部分投資對象市場估值處於低位等國際有利條件,以及我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外匯儲備充裕等國內有利因素,又要看到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部分地區政治社會動蕩、海外市場需求低迷等國際風險。中國企業要按照“十二五”規劃要求,正確評判形勢,科學把握方向,做好戰略設計,杜絕“投機”心理和盲目“抄底”衝動,積極穩妥實施“走出去”戰略。特別要注意加深與香港企業的聯合,充分發揮好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人民幣離岸中心等獨特優勢,借助香港這一橋梁、紐帶、平臺,加速項目對接,降低“走出去”的風險。
閻慶民強調,銀行業支援中國企業“走出去”,要把握好“三個導向”:一是服務實體經濟導向,二是支援民族品牌導向,三是提升競爭力導向。他進一步強調,為支援中國企業“走出去”,銀行業作出了積極努力。截至2011年6月末,中資銀行業金融機構在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共設有97家一級境外營業性機構,收購(或參股)16家境外機構。下一步應主要搞好三類配套,努力提供良好持續的綜合性金融服務。一是商業金融配套。商業銀行要堅持風險可控和商業化運作原則,結合國家宏觀政策和產業政策,做好市場調研和目標客戶細分,大力發展並購貸款、國際貿易融資、保函擔保等業務,強化對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金融支援。二是政策性金融配套。政策性金融要認真把握其“政策性”戰略定位,積極發揮其長期投融資優勢,科學開展出口賣方信貸、進口買方信貸、對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資貸款、中國政府對外優惠貸款等業務。三是新金融業態配套。除傳統金融業態外,還要鼓勵發展包括風險投資、私募股權基金、產業基金等在內的新金融業態,滿足高科技創新型、高成長型企業發展的特殊金融需求。
閻慶民表示,當前,中國企業“走出去”風險與機遇並存。為進一步落實好國家“走出去”戰略,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利用現有的網路和分支機構,發揮專業優勢,防控好四大風險。一是投資前的決策風險。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佈局和資訊優勢,幫助中國企業收集整理目標市場法律法規、制度政策、市場狀況、社會環境、人文地理等方面的準確資訊,對中國企業“走出去”前涉及投資目標市場的國別風險、法律風險、文化融合風險等進行全面研判分析,摸清企業可能面臨的風險因素並加以提示,幫助企業提高決策的科學性。二是投資過程中的交易風險。要利用自身掌握的各種資訊和資源,幫助企業做好投資調查和資產評估服務,審慎研究和評估交易可行性,設計穩定安全的交易結構和科學合理的融資方案。三是投資後的經營管理風險。要強化資訊仲介服務職能,幫助企業妥善應對目標市場法律政策變化,有效解決資源整合、文化融合等方面遇到的問題,與“走出去”企業共同成長。四是銀行業金融機構自身經營風險。要認真研究目標地的產業和行業政策導向,充分評估銀行自身可能面臨的風險因素並做好預案,嚴守風險底線。要堅持審慎支援,風險防範,持續監管,遠離高杠桿率衍生產品和過度創新業務。(記者 萬荃)